林斌馭馬立於高坡之上,他已經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現在隻能等待部曲回報計謀是否奏效。他知道一個事實,遊牧民族總是認為農耕民族無法深入草原對他們發動攻擊,遊牧民族要防備的不是農耕民族而是同樣是遊牧民族的草原人。
生活在一塊區域的遊牧民族對草原熟悉,對附近有什麼大部落更加熟悉,每一次到了季節變換的時候,一些沒有約束力的口頭聯盟就會在草原來回飄,相熟的部落聯合在一起期望能弱小聯合來抵抗強大部落的攻擊,這也才發生每年春季各中小部落不斷遊蕩的事情。他們這是在遊蕩中尋找相熟的部落,進行短暫的聯合,等待季節再次變化就會分開各自放牧。
虎豹騎軍在林斌的率領下早已經習慣在草原作戰的方式,他們是這個時代,身為農耕民族的一員卻率先懂得什麼叫機動性作戰的農耕民族軍隊,是屬於華夏民族的武裝力量!
經曆了近兩個月的謀劃和一個月的實戰,虎豹騎軍曆經西河的肅清馬賊等勢力之戰,更加做了這個時代農耕民族所不敢想也不敢做的事情,孤軍深入草原對遊牧民族發動一次又一次戰爭、在一個月的戰爭中,虎豹騎軍成了草原各部族爭相傳誦的善戰部落,因為策略被及時的調整,虎豹騎軍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斷發展壯大。
現在,戰策被執行後虎豹騎軍在草原征戰一個月,盡管計劃出現了誤差,公孫宏、甲賀部沒有按照規定的時期前來會師,而是派人告知林斌什麼叫‘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公孫宏派來的人對林斌如此說:他們在作戰中吸收了近一萬五隨戰仆從,為了能更好的完善作戰計劃,他和甲賀有能力獨自從另一個方向對烏桓等聯軍發動突襲,這樣比合兵一處更能出其不意的殺敗入侵漢境的遊牧民族聯軍。
林斌知道了這個消息後沒有發怒,他先前也沒有想到事情會發展成如今這樣,在部署時規定會師是擔心軍力不夠,若是分兵而戰無法戰勝入侵漢境的遊牧民族聯軍。現在,林斌本部在吞並十數個遊牧民族部落後足有近兩萬五千名騎兵,公孫宏、甲賀部在另一個方向的兵力更是達到了兩萬。
這一切像是在做夢,就好像一個窮的隻能叮當響的人,在出去逛一圈後成了暴發戶,讓人感覺不可思議之餘又感到狂喜,止不住的想應該怎麼去花突然得到的財產,同時又擔心財產突然不見或是這筆財產會害得自己送命。
在這種情況下,林斌思維模式的優勢被完全挖掘出來,他根本不去在乎財產是怎麼的來的,隻是想盡辦法在鞏固財產所有權的時候,充分利用手中的財產去完成自己的目標。
林斌率軍靠近漢境的霎那,按照原定計劃放回了俘虜來的草原人,讓他們有機會逃往遊牧民族聯軍那裏告訴各部首領草原都發生了什麼事。第二個舉動是對麾下軍隊分派作戰區域,讓部曲率領隨戰仆從各自負責攻擊區域內的遊牧民族聯軍,給遊牧民族聯軍各部首領造成一個印象,就好像整個世界突然亂套了,哪裏都是敵人,讓他們無法分辨敵我。兩個戰策一旦奏效,遊牧民族想不內訌都難。
現在,林斌得知戰策已經奏效,他沒有加入新的兵力去攻擊遊牧民族的聯軍,隻是強調麾下部隊對區域內非本方的軍隊進行無差別攻擊。另一方麵,林斌下令沒有出戰的軍隊在本部區域內進行集結,隻等待遊牧民族聯軍各自戰成一團,就要揮軍一戰定乾坤。
“定囊方向的敵軍既然已經肅清,遊牧民族聯軍也該知道我們來自哪個方向,一旦他們知道我們是從草原來,諸部首領就不會再懷疑自己的老巢是否被攻擊,這是添下去的一把火,讓本來就在燃燒的火焰,添成滔天大火。”
“將軍,諸中小部落是否會如您所料,聯合起來攻擊鮮卑部落?”
“世上無絕對,在沒有出戰草原時,你們也不都認為進入草原必死無疑?現在我們不但深入草原進行伐殺,還吞並那麼多部落,收編了那麼多隨戰仆從。我們變得更加強大,而且還從草原殺回來了,第一、二戰策也已經執行下去,至於會不會成功不是去猜測,浪費精力去進行猜測隻會讓人分心。我們現在要做的是等待消息。”
情水將林斌說的話暗記在心,他現在對林斌的佩服程度可謂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有句話叫‘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以前他聽人將林斌率軍進入草原等等並不完全相信,在親身經曆之後他知道有些人做不到的事情,不代表別人也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