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戍》 :將軍威武兮(砸月票)(2 / 3)

北軍的騎士們因為親眼看到漢軍強大的戰鬥力而感到無比自豪!他們持刀咆哮戰號:“漢軍——威武!!!”

戰號聲中,四麵漢軍驅馬前奔……

“啊~哈!”

公孫宏感受來自於右臂的受力,馭馬疾行奔前,耳朵裏傳來後麵敵騎翻到在地上的滾躺聲。他雙眼通紅地目視前方,隨著時間的推移天已大亮,可以看到殺鬥場四麵的袍澤高聲喊“殺”做出了全麵的合擊,馬賊盡管混亂但卻還是有陣陣蒼涼的號角從營地被吹響。

一枝冷箭突至,公孫宏沒能來得及揮刀下斬,冷箭及身與魚鱗甲發出了最直接的摩擦,他似乎能聽見箭鏃碰擊甲片時被滑彈開的‘哧嘎’聲響,定眼看去前方一個披甲馬賊還想挽弓再射。他心裏怒極策馬加速,期間斬落再次射來的一枝冷箭,依靠座下追風的速度近身狠辣揮刀,將想拍馬逃跑的馬賊一刀斬落下馬。

但見漢軍鐵騎從四個方向發動攻擊,馬賊四麵被圍戰不能勝、進退不得,隻是短短的一刻鍾就被壓迫進營地,在馬賊退入營地時虎騎衝鋒而至,雙方就將再一次發生了密實的碰撞。

具裝重騎隨著震耳欲聾的浩浩馬蹄聲猶如一杆被全力刺出的龍槍,馬賊恐慌著想四處而散,但是四麵被合擊之下同伴之間的間距幾乎沒有,隻能想方設法地想阻止,有人在混亂之中大喊“射箭”,零散的箭矢被發射出去,但注定不會有所斬獲,具裝重騎最不怕的就是迎麵而來的箭矢。

霜衝鋒之中仍在“嘎嘎”怪笑,他為了養傷窩了兩個月,迫不及待想讓手中刀刃痛飲敵血。他猙獰著剛要咆哮喊“殺”卻有兩騎加速占住馬位,霎時就想破口大罵,但見周遭持槍騎士全部在加速,持刀騎士還是原速馳騁,那顆嗜血的腦袋終於冷靜下來,頃刻之間持槍騎士一頭撞進敵陣,騎士們隨後從突破口殺入,猶如摧枯拉朽一般的犁開了馬賊的陣列,竟是沒有任何阻力地穿透敵陣,在軍令中迂回再次廝殺。

具裝重騎的勇悍極大吸引了馬賊的注意力,公孫宏部、甲賀部、北軍三支軍隊的阻力有所減少,他們皆是按照軍令率騎做波浪式的反複衝擊,像是在榨汁一般地壓榨敵人的生存空間。

馬賊本方營地被具裝重騎衝殺,馬賊本來低迷的士氣遭受了更加強有力的打擊,開始有賊騎受不住壓力想退出戰場,但這隻能加劇混亂,讓本來還有能力重新擺出阻擊陣列的機會流失。等待其它方向的漢軍鐵騎也衝殺進入營地,到處可見失去戰鬥欲望的馬賊跳下戰馬棄械求降,直至漢軍鐵騎將合攏在一起的馬賊全數圍起來的時候,馬賊開始大聲喊“降了,我們降了!”,漢軍聽不懂,還是將其斬殺。

後來殺至的漢軍騎士跳下戰馬,在號令聲中端正弩機,正好策馬於旁的公孫宏大喝“射!”,弩兵未得直屬官長號令不為所動,公孫宏憶起‘職責各屬’這條軍規心下一曬,拍馬繼續指揮自己的軍隊去了。

陳汐暗自偷笑,等待公孫宏離去,陳汐舉目所望,看見有部分馬賊仍想頑抗,挽弓搭上鳴鏑,手指放開箭栝,一聲尖銳的呼嘯拉長著鳴聲****而出,弩兵得令扣下扳機,弩箭破空而出,落在還想依借窄小地形負隅頑抗的馬賊群中,在無數血花噴灑之下,中箭人、馬臥屍成堆。

遊牧民族不害怕漢軍,但卻十分懼怕漢軍的弩機。想繼續反抗的大部份同伴都被漫天弩箭射死,在遭受突襲又得勝無望下,士氣盡失的馬賊除了投降別無選擇。

越來越多的人按照草原法則跳下戰馬棄械半蹲,漢軍弓、弩手很快反應過來,看見還騎在馬背上的敵人就放箭射殺,一刻鍾之間再無敢騎馬、立身之賊。

一個上午的廝殺,遍地臥屍,更多的是與泥土混在了一起的血肉,林斌期間有看見落單的敵騎奔逃,知道那無法避免,在看到賊軍做出投降姿態,下達軍令:“命令各部收繳馬賊兵器,把他們趕到一塊圍起來!”

傳令兵得令應“諾”而出。

林斌還是那副淡定的表情,他首要的敵人不是馬賊,而是後麵一個月內將會陸續集結而來的鮮卑、烏桓等敵軍。他也從不懷疑自己的軍隊能夠戰勝臨時糾集起來的馬賊,現在所要思考的是,對馬賊的作戰已經得勝,應該怎麼處理投降的賊眾。

劉奕翠似乎有些呆了,她震驚於林斌麾下那種衝鋒時有我無敵的氣勢,再看到馬賊被繳械驅趕至一堆,漢軍弓、弩手在號子聲中進行圍攏,下意識地轉頭看向林斌。

“我們過去!”

一聲“駕”,林斌率先策馬奔馳,隨後包括劉奕翠在內的兩百騎士立即跟上。

很多馬賊現在都還是處於發懵的狀態,他們在睡夢中被突襲,一陣晨幕中的廝殺,現在又稀裏糊塗的戰敗了。看到敵人穿得是一身紅袍,心下戰栗,“這不是我們要去襲擊的敵人嗎?”“怎麼殺過來了?”,一大堆疑問隨著漢軍弓、弩手的圍攏之勢形成而消失,他們看到的是漢軍將士一張張驕傲表情的臉龐,那在陽光照耀下輝閃利芒的箭鏃!

“注意聽了!誰是首領自動出來!一百數之內不主動出列者:首領斬,部眾亦死!”

一陣中氣十足的呼喝,馬賊群眾騷亂了一下,在漢軍弓、弩手強勢的壓力下,陸續有人主動走出去,被押著跪在一旁。

林斌來到時聽到彙報,“馬賊降者四千”,他聽到‘四千’這個數字也沒感到意外,多麵合擊的潰敗戰的目的本來就是逼迫敵軍投降,而不是全殲。他立於馬上靜看在呼喝聲中不斷步出的馬賊首領,沒一會竟是有二十三人之多,這也可以看出馬賊雖眾,但構成雜亂無比,戰力不強原在情理之中。

各部軍官見到林斌,皆是大笑策馬而奔,多數出聲恭賀旗開得勝。

林斌滿意軍官協同作戰得力,逐一讚賞,也尋問各部的傷亡。他在得知陣亡將士不足兩百時心下鬆了口氣,在精心布置下又占弓馬、甲胄之利,對陣的還是烏合之眾的馬賊,這樣的陣亡率算屬合理。

公孫宏陰測測的出列,“大人,是否……?”他比了一個抹脖子的手勢。

投降賊眾足有四千,幾乎與林斌麾下將士持平,這是一個不好的消息,為了保證不讓投降的賊眾複爾反抗,殺掉一些人自然是有必要。但是林斌早已經不是那個什麼都不懂的武夫,以前不需要思考太多,但是現在他不得不去想,這事如果做了會有什麼影響。

正確的來說,這次出戰馬賊本來政治意義就大於軍事目的,用意是想告訴某些人,“你們的支持獲得了回報”,更是用實際作戰實例所表現出來的強大戰力來威懾那些懷有詭意的人眾。

林斌深深地看一眼公孫宏笑著搖頭。

“弄來繩套,全部綁結實!”

公孫宏出現失望表情抱拳歸列。

按照林斌先前的計劃,是打時間差殲滅馬賊,然後立刻回師再做戰爭準備。獲取對馬賊作戰的勝利必然會極大鼓舞本方的士氣,這樣做對下一階段的作戰計劃會很有幫助,畢竟下次即將麵對不再是不足一萬的敵軍,而是至少三萬的騎兵。

花費短暫的時間,按照老習慣盡量尋回戰死袍澤的遺體、整理繳獲的戰利品,林斌下令回師!

獲勝而歸,很是不錯的字眼,一路上漢家兒郎驕傲地看著似乎還沒反應過來的馬賊,皆作開懷作笑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