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處置(2 / 2)

自聖祖周年死祭那日回宮,小皇帝就徹底不上朝了,擺出一副將所有朝政都交給太皇太後、輔臣以及武令媺的態度。每日裏,他除了與淳貴嬪嬉玩之外,連書都不讀了,似乎打算當個不學無術的昏君。

他這般退避,人前人後提起輔國殿下都是一副恐懼模樣,言語間還異常卑微,倒是收獲了不少同情。鎮北軍大都督、武國公羅元慶便給小皇帝寫了奏章,勸勉他要勤於讀書、不可荒廢時日。

而永泰親王回了王府便閉門不出,不過數日便傳出他身染惡疾、一病不起的消息。走在半路上便賴住不走的永和親王聞訊,一日寫了五封奏章,請求進京探望好八哥的病情。

可惜,他的奏章被嚴詞駁回,且命他立刻出發,否則要治他一個抗旨不遵的罪名。永和親王隻好不情不願地上了路,一路上倒還算老實,沒有攪出什麼事端。

就這般忙忙碌碌處理諸事,眨一眨眼便過了年。景泰元年成了過去式,時間進入景泰二年。過了年,太寧城迎來了兩樁大事。

第一樁,鎮北軍大都督武國公羅元慶和鎮西軍大都督襄親王都進了京,將履行輔臣之責。鎮北軍暫時由羅元慶的嫡長子代任大都督,由安嘯卿任副都督。鎮西軍大都督由忠信侯澹台錚接任。

羅元慶的嫡長子羅克敵是新一代聲名鵲起的年輕將領,十五歲就隨父鎮守北境,如今已有二十年之久。他深得其父真傳,更經常率隊與楚國平南大營的小股部隊交手練兵,對敵作戰經驗非常豐富,十分適合統領鎮北軍。若非他實在太年輕,直接就任鎮北軍大都督也不算什麼。

忠信侯澹台錚則不然,這是位不折不扣的軍中宿將。當年,聖祖親征西疆,他就是前軍大將,犁庭掃穴一般攻掠西疆諸多蠻王的領地,威鎮西蠻。便是襄親王,當年也是他的手下部將。

原本如此老將,著實應該在家中享福。無奈忠信侯閑了這麼多年,自言身上都發黴長毛了,一意苦求要再去西疆為大周鎮守邊界。太皇太後和朝臣們都勸他,他竟然當殿耍無賴,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又喊著要請聖祖英靈。

無法,太皇太後隻能答允圓了這位老將的心願。但是說得清楚明白,隻守三年。三年之後,忠信侯就必須回京。老侯爺將胸脯拍得啪啪作響,慨然應允會抓住這三年時間好好威懾西疆諸蠻,也會栽培出新的鎮西軍大都督。

武令媺隱約猜著了,澹台錚之所以要自請鎮守西疆,恐怕是為了她。她手裏的兵權每多一分,她就能站得更穩更高。聖手神醫透露過,老侯爺清楚她與長英親王的關係,會盡最大努力保全她這個長英親王的唯一血脈。

解決了兩大邊軍統兵將領的人選,還要考慮兩位進京武將輔臣的職位。武令媺與太皇太後和其餘幾位輔臣商定,謝駿空出來的兵部尚書一位,武國公羅元慶是不二人選。

而襄親王,武令媺提出了一個新的職位——城衛軍大將軍。她有感各地刺史集軍政大權於一體,權力實在過大,便想著要分權另設官職。但此時還不是大舉改革的好時機,她便先對城衛戍備軍下了手。

各地城衛戍備軍各級軍官由刺史建議、考察,再報給兵部任免。但兵部天高地遠,一般而言,很少否決刺史府的軍官任免要求。一般,各州的城衛戍備軍大小將官都由本地人占據。雖說刺史有任期,但他們一旦與刺史勾連,就能欺上瞞下。這也是為何城衛軍體係虛報人數吃空餉、軍需貪腐等案件層出不窮的原因。

聖祖在朝時,便與武令媺提過城衛戍備軍的隱患。但那時他已病入膏肓,有心無力,隻能期盼新朝能夠解決這個大問題。

武令媺提議朝中增設城衛大將軍,統率大周所有城衛戍備部隊。各州刺史將失去城衛戍備軍各級軍官的建議和考察權,由城衛大將軍開府設衙統一辦理。

此議還不曾最後定論,但在武令媺的強力推動之下,在朝中獲得認可應該不難。難的是,如何應對各州刺史和城衛戍備部隊的反應。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古往今來皆一同。

萬事無法一蹴而就,武令媺並不著急。她現在將大多數注意力都放在了第二樁大事之上。

霍去疾率領大周王師,在魏國軍隊和魏國官吏的配合下,居然攻陷占領了整個梁國。他攻入梁國國都之後,將梁國王室自國主以下盡皆俘虜,已經全部押至太寧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