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章 心願(1 / 2)

澹台懸夜的語氣十分平和,臉上甚至帶著淺笑。

可是這笑容看在聖人眼中,卻是感覺後背發涼。

她當然明白,澹台懸夜內心的仇恨,甚至已經不需要顯現在表情上,而是深深烙刻在骨子裏。

“聖人當初調臣前來京都,可是擔心武川與太史家仇怨太深?”澹台懸夜微笑道:“太史弘回京養老,太史存勖接替他的位置,成為鎮北大將軍,統領北方四鎮。武川和太史家的仇怨太深,你擔心沒有太史弘震懾,太史存勖無法鎮住武川,武川鎮會處處與太史存勖為難,甚至可能會生出兵變,所以才將臣調回京都。”

聖人微一沉吟,才道:“更重要的緣故,是因為你父親為國捐軀,武川近萬將士戰死沙場,朕想做出一些彌補。”

“彌補?”澹台懸夜笑道:“如此說來,臣的這身盔甲,是用家父和上萬弟兄的鮮血換來?”

聖人蹙起眉頭,淡淡道:“至少給你了一個交代。”

“聖人是天子,其實用不著向任何人交代。”澹台懸夜道:“臣被調回京都,心灰意冷,至少在許多人的眼中,臣是作為武川人質被留在京都。武川的將士們投鼠忌器,不想我在京都發生變故,隻能隱忍,遵從太史存勖的軍令。聖人,有些仇怨一旦結下,永生都不會消失。即使武川將士不計前嫌,但太史家卻從未放心過武川軍。”

聖人道:“為何這樣說?”

“聖人比臣還要清楚,因為當年之事,太史存勖處處提防武川。”澹台懸夜神情變得冷峻起來,平靜道:“無論是軍械還是戰馬,武川處處落後於人。當年兩萬武川軍,最終隻活下來八千人,後來補充兵力,隻增加了七千編製,兩萬編製被削減為一萬五千人,而且空出的五千編製,太史家以增加柔玄鎮的防禦全都奪了去。”凝視著窗外一棵金絲菩提樹,語氣毫無波瀾:“十幾年過去,不少武川弟兄都已經老去,他們隻能帶著當年的仇怨,含恨離去。”

聖人蹙眉道:“所以你隱忍多年,就是為了報複當年之仇?”

“隻是要一個公道。”澹台懸夜淡淡道。

聖人冷笑道:“你如此對待朕,就是你所謂的公道?如果朕不是有了你的血肉,你是否連朕也要一起殺了?”

澹台懸夜扭過頭來,凝視著聖人,沒有說話。

“當年是朕準許太史弘撤軍雁門。”聖人冷冷道:“你若要討回公道,大可以現在就弑君!”

澹台懸夜笑道:“聖人怎會這樣想?我說過,天下依然是你的,而且你腹中的孩子,與李家和夏侯家都沒有關係,這是我送給你的禮物。我討還公道之後,自然會消失,江山依然在你手中。”

“消失?”

“聖人難道以為我會覬覦皇位?”澹台懸夜笑道:“我沒有那麼大的野心。”扭頭望向天邊,道:“即使我有那樣的野心,袁鳳鏡又怎能容我?他沒有輕舉妄動,不就是投鼠忌器,擔心我傷害到你。我親自去見過他,向他承諾過,隻要我的心願一了,他若想殺我,我會獻上人頭,否則會遠離京都,再不問世間之事。”

聖人歎道:“你的膽量確實很大,以他的修為,要取你性命易如反掌。”

“隻要聖人不想殺我,他就絕不會動手。”澹台懸夜道:“他對聖人確實是忠心耿耿!”

聖人冷笑道:“明知你在宮內叛亂,他紋絲不動,這叫忠心耿耿?”

“袁鳳鏡身在道門,對他來說,這江山社稷不過是夢幻一場,他從來都沒有放在心上,也不會在乎這天下到底變成什麼樣子。”澹台懸夜道:“他唯一在乎的隻有聖人。”

聖人神色頓時變得複雜起來。

“所有人都有弱點,袁鳳鏡的弱點便是聖人。”澹台懸夜歎道:“這世間確實是無奇不有。袁鳳鏡身在道門,卻偏偏是這世間最大的情種,為了聖人,他甘願將自己封在皇城之內,二十年如一日,無怨無悔,這世上已經沒有幾個這樣的男人了。”

聖人嘴角微微翹了一翹,道:“你似乎並不介意他對朕的感情?所以你對朕也從來不是真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