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章佛像的破綻(2 / 2)

但是沒有想到這時候馮亮早就說了風雅軒不要了,但是,在這樣子的一個情況下,宋軍居然是開口問價。

看到宋軍手中托著的那尊青銅佛像,這東西,是董千裏去東三省的時候請回來的一件佛像,但是說實在的,董千裏自己也是不怎麼樣信佛,畢竟信佛的人很少會去做盜墓這一行了。

因此,這尊青銅釋迦牟尼佛像便是不怎麼樣的受到重視了,不過是書房的一個擺件而已。

青銅佛像楊波也是聽到董千裏談起來過,不過是清朝末年的手藝,似乎好像是大柵欄一帶的行裏麵的人仿製明朝的物件,價值不是很大。

但是楊波不是行裏麵的人,卻也是一個生意人,本來不值幾個錢,他卻開口說:“這東西,明朝的青銅像,你也沒有多少錢嗎,一個學徒而已,請來做什麼,你一年的工資也未必能夠請去的。這東西,三萬塊,有錢的話,那便是請了去吧。”

話裏麵,其實還是充滿了不屑的語氣的。在楊波看起來,宋軍這種打工的人,一年能不能夠積攢三萬塊也是不好說的,因此根本就不看好宋軍,話裏麵,自然是有一種高高在上的語氣的。

而馮亮和黃榮發等人看了,卻是各懷心思。馮亮心中有點不舒服,這宋軍不管是怎麼樣都是跟著自己過來的,楊波如此的說,便是有點欺負人的意思了。

但是,因為馮亮也是剛剛的說了,這風雅軒不攙和偏廳的買賣,宋軍這時候的行為不過是個人的行為而已。

因此,按照行規的話,既然宋軍和楊波談價錢,旁人便是不好隨便的插手,當著那麼多同行的麵,馮亮實在是不好說什麼。

而黃榮發則是覺得楊波這小家夥,雖然不是古董行裏麵的人,但是,心狠手辣,果斷幹脆,是個做生意的材料。

清末的仿製品被他眼睛不眨一下的說成了是明白的,這家夥有前途,若是說到了行裏麵的話,那未來前途無量啊。

宋軍卻似笑嗬嗬地說:“當著真人不說假話,在場的都是前輩,楊老板如此的說,便是不對了。這青銅佛像,看服飾,看法相神態,看發型,都和明代佛像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看這銅像的工藝,還有這青銅的質地,沒有一點和明朝青銅佛像一樣的。

這種手法,清末民初京城的手藝。不過,仿製的不錯,多少算是一件玩意。但是,這尊青銅佛像有一個相當大的破綻,就是在這佛祖的衣袖上麵,這種衣袖,喚作流雲飛袖,是京劇的一種基本功。而明朝是絕對不會有這種衣袖的。

這東西,也就是在京城那邊,做舊的人看多了京劇,便是把京劇裏麵的一些元素給用在了這上麵了。三千塊,在場的前輩裏麵若是有出價比我高的,便是請了去也行。”

在場的人哪個不是火眼金睛啊,這等事情,瞞不住旁人的,因此,宋軍開出來三千塊這個價格,多少也是有點合適的,畢竟這種青銅佛像,在古董市場多了去了,能夠開出來三千塊這樣子的價格,已經是相當的不得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