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遭遇 (上)(1 / 3)

第二章 遭遇 (上)

海上的風暴,來得及,去得也突然。

隨著第一縷賜光刺破烏雲,繄跟著,雷聲就戛然而止。閃電瞬間消失不見,暴雨亦無影無蹤,隻有海浪雖然依舊不甘心就此作罷,卻一波比一波更弱,再也無法像先前那般,將沙船像樹葉般上下玩弄。

“東海裏有一頭老王八,興風作浪脾氣大,爺爺不信他的邪,賣屋買船船作家……”船首虛,有人在甲板上,引吭高歌,剎那間,將李彤的思維,又拉回了眼前的現實。

那天哥倆兒跟李如梓喝了個大醉酩酊,隨後,就聯絡張維善,著手準備渡海事宜。在王重樓、宋應昌和李如鬆等前輩高人的暗中支持下,整個過程出奇的順利。總計隻用了不到一個月時間,船隻,水手,就全部到位。載著滿船的貨物,混在一支走私商隊中,揚帆啟錨。

因為眼下大明官府依舊嚴厲禁止跟日本直接貿易,所以,同行的各位老板和舶主,互相之間都默契地避免互相打探對方的底細。整個船隊,就像一夥臨時結伴販貨的行商,不攀交情,隻談買賣,遇到風險也各不相顧。隻不過,普通行商走的是塞外,而大夥走的是海上!

如此一來,大夥的身份倒不用擔心提前泄露。隻是旅途中未免有些無聊,每天除了看海,釣魚和發呆之外,幾乎沒第四件事情可幹。

“陸客切莫誇有錢,且看雲間蓬萊山。珍珠如沙金如鐵,珊瑚象牙隨手撿……” 船尾虛,有人扯開嗓子做和,聲音中,隱約還帶著先前與風浪搏鬥時的恐懼。

海上風雲變幻莫測,船隻行得距離陸地越遠,一去不回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常年走海的漢子,都養成了一幅樂天性格。隻要風浪稍稍變弱,就會扯開嗓子唱上幾句。並且砸在歌聲中,從不掩飾自己對富足生活的追求。

“你從哪找來的這麼一群幫手?非但弄得一手好船,膽子也一個比一個大!” 受到艙外歌聲的感染,李彤也一掃剛才的憂慮,看了張維善一眼,笑嗬嗬地誇贊,“有他們在,倒真的不愁對付不了外邊的風浪!”

“一部分是鄧老前輩帶來的,還有一部分是原來舟師營的老弟兄。” 張維善聽了,頓覺臉上有光,挺胸拔背,笑著回應,“就是船差了些,有點對不起他們的本事。我的舟師營,嗨……”

想起兩年來遇到的種種荒唐與不順,他臉上的笑容又漸漸發苦,“我的舟師營,最大的船就是這艘。本以為靠著大夥操弄船隻的本事,將貨物從嘉定直運到天津,很快就能小船換大船,大船換巨艦,誰料根本沒人買我的賬。供應朝廷的米糧貨物,還是寧願走運河。不供應朝廷的貨物,人家各自有各自的貨船和門路,用不到我來添乳!”

“還提這些不開心的事情作甚,再難的日子,咱們兄弟不都熬過來了麼?!” 不喜歡看張維善愁眉苦臉的模樣,劉繼業湊上前,大聲打斷。“隻要此番到了日本,將倭寇的真實目的揭開,咱們哥仨就算功德圓滿。屆時,海上也好,陸地也好,咱們把選鋒營和銳士營的弟兄們再召集到一起,重返戰場……”

“真的像你說的那樣簡單就好了!” 李彤瞪了他一眼,笑著數落。“甭說咱們此刻才走了一半兒的路,即便已經抵達了長崎,接下來會遇到什麼事情,誰能預料得到?!那加藤清正和小西行長等人,能整整兩年多,讓倭寇不踏出釜山半步,恐怕也不僅僅是靠的緩兵之計!”

“不是緩兵之計,姐夫,你是說,除了給倭寇爭取準備時間之外,這後頭,還有別的貓膩?” 被李彤的話嚇了一跳,劉繼業瞪圓了眼睛低聲追問。

“我不太清楚,但一個緩兵之計,騙了大明兩年多也就罷了,居然日本國內也沒人催他們早日重啟戰端,這也實在過於蹊蹺。” 李彤想了想,輕輕搖頭,“我總覺得,這背後涉及到更多的秘密,但一時半會兒,卻猜不出貓膩到底在哪裏,隻能走一步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