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正,你帶幾個,去向提督報捷。告訴他,選鋒、銳士兩營,幸不辱命!”
“是!”被點了名字的兩個家丁大聲答應,隨即撥轉坐騎,疾馳而去。每個人臉上,都帶著不加掩飾的驕傲!
按照大明目前的營兵製度,家丁這一職業非但不卑賤,而且極有前途。特別是跟在李彤這種後起之秀身旁的家丁,非但出人頭地的可能性大,並且還有機會跟許多高級文官和武將混成熟麵孔。將來如果出來自立門戶,前途也遠比靠廝殺升上來的同伴坦滂。
“看了沒?這才叫打仗!” 此時此刻,同樣滿臉驕傲的,還有車立、金百萬等朝鮮義軍將領。雖然在選鋒營內,大明天兵和朝鮮義軍之間的區別,已經非常模糊,但是,每次大戰獲勝之後,包括他們兩個在內,依舊有許多義軍將士,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從前的日子。
那段日子裏,他們現在一樣,將生死置之度外。那段日子裏,他們跟現在一樣,隨時隨地,恨不得與毀滅自己家園的倭寇同歸於盡。然而那段日子裏,他們卻將敗仗卻吃了一場又一場,甚至有人從釜山一路敗到了鴨綠江!
他們當中,許多人原本已經打算認命,承認朝鮮人天生就不擅長作戰,活該被倭國奴役。他們當中,許多人原本已經打算放下武器,躲入深山了此殘生。然而,在機緣巧合之下,他們卻進入了選鋒營。隨後,再遇到同樣的敵人,就出現了不同的結果。
他們忽然發現倭寇變弱了,變得不再那麼兇悍。他們先是跟在明軍身邊搖旗吶喊,搬運武器輜重,打掃戰場。然後開始與明軍並肩而戰,憑借山坡和高墻阻擋倭寇。接下來,他們又跟明軍一道與倭寇野戰,重新撿回了取勝的信心。再往後,他們開始跟著明軍一道追亡逐北,正如當初倭寇追逐自己。
他們知道倭寇還是那群倭寇,之所以結果與先前完全不同,並非因為那麵獵獵飛舞的大明戰旗,而是戰旗下,那個身上灑滿了賜光的年青將領。
“如果李將軍是朝鮮人,那該多好!” 不止一次,金百萬和車立等人,在私下嘀咕。
然而,他們卻知道,這終究是一種奢求。放眼朝鮮全國,也找不到像李將軍這樣的將領。雖然最近這段時間,朝鮮官軍那邊,也頻頻有捷報傳來。薑文祐、權粟、金千鎰這些熟悉或者陌生的名字,被傳得家喻戶曉。
“那邊,那邊,好像是權粟的認旗。他終於趕過來了!” 正遣憾間,有人忽然在馬背上扭頭,朝著碧蹄館方向低聲驚呼。
“的確是權粟!好像,好像還有金命元。奶奶的,隻會逃命的長腿飛將,他居然也敢上戰場?!” 還有人眼神更好,迅速從權粟的認旗附近,找到了另外一個熟悉的麵孔。
“你留在這裏整隊,我去看看究竟怎麼回事!” 對朝鮮官府從來沒有好印象的車立,心中頓時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沖著金百萬叮囑了一句,撥馬奔向自己心目中唯一的主帥李彤。
沿途的義兵將士和大明官兵紛紛避讓,很顯然,大夥對於身後突然出現的朝鮮“友軍”,也充滿了警惕。在他們的全力配合下,隻用了短短兩分鍾時間,車立就抵達了自己的目的地。將手中長槍平端起來,他深深吸氣,隨時準備刺向任何敢對自家參將不敬的家夥,甭管此人是什麼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