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軒等人當然不敢怪他失禮,一個個卻在心中開始忐忑不安。唯恐剛才大夥不經意之間流露出來的態度,惹得劉千總惱怒,進而影響到李、張兩位將軍對大夥,乃至所有朝鮮義軍將士的態度。
高星吉在旁邊看的清楚,忍不住出言安慰,“劉千總跟李、張兩位將軍乃是生死之交,選鋒營渡江之後,所有戰鬥幾乎他都親自參與過。一路上都於李、張兩位將軍並肩而戰。如此仗義輕死的英雄豪傑,肯定不會是個心胸狹窄的,更不會介意你們不知道他!”
他不安慰還好,一安慰,眾人心裏頭越發覺得發虛。這還沒見麵兒,就給李將軍的生死之交留下了壞印象。待見了麵兒之後,還不知道會惹出多少誤會來。而萬一李將軍生氣,帶領麾下勇士進城洗劫一番,通川義軍,怎麼可能阻擋得住!即便李將軍顧及名聲,不進城搶掠,隻要他老人家開口索要仗義出手的報酬,通川義軍,又該拿什麼來付賬?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實卻證明,他們的擔心,純屬自己嚇唬自己。曾經殺得倭寇屍橫遍野的李將軍,其實是個非常好說話的人。接到劉繼業的通稟之後,立刻收拾了行頭,與張將軍兩個,並肩迎出了門外。
高文軒等人再度跪倒施禮,感激的話一車一車往外倒。李彤和張繼業二人聽了,則笑著上前將眾人挨個攙扶起來,然後又客客氣氣地接入了軍營。
那高文軒和他麾下幾個主要幫手,原本都是縣學的教習。而在朝鮮想要考取功名,第一需要熟練掌握的便是漢字和漢語。所以,賓主雙方交流起來毫無困難,不用借助通譯樸七,就將彼此想表達的意思,表達了個清清楚楚。
“當日草民已經走投無路了,所以才冒昧地將自家侄兒派去向二位將軍求救。本以為即便將軍來不及趕過來,救我通川闔城百姓,至少,至少草民的侄兒能有機會逃得一死!卻沒想到,沒想到將軍真的不遠千裏趕過來了,並且,並且來得如此及時!” 說起當初求救的緣由,高文軒和他麾下的骨幹們,一個個又紅了眼睛,含著淚向李彤、張維善兩人跪地致謝。
這乃是他們的心裏話,事實上,在派出高星吉向選鋒營求救的那一刻,他們根本沒指望李彤和張維善兩人,會施以援手。比起平壤,開城,會寧等重鎮,通川實在太小了。小到幾乎很少人聽說過此地,小到根本沒人在乎。
“諸位義士客氣了。” 感謝的話聽得太多,李彤早就學會了一整套應對策略,笑著再度將高文軒從地上攙扶起來,大聲回應,“且不說朝鮮乃大明藩屬之國,麵臨傾覆之時,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理。就是諸位舍命為國的壯舉,也值得李某提兵前來相救。更何況,拿下通川,等同於在倭寇背後插了一支利箭,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能影響到整個援朝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