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使者 (上)
“大捷,啟稟經略,選鋒營左部在朝鮮鹹鏡道崗子寨取得大捷,斬首倭寇一千四百餘,朝鮮叛軍不下兩千!” 六日後的上午,顧君恩在一隊騎兵的護送下,抵達九龍城 ,將告捷文書,當著正在議事所有武將和文官的麵兒,呈交給了大明右都禦史,備倭總經略宋應昌的案頭。
“多少?可都是真倭?” 宋應昌猛地站起身,卻因為腦部缺血,眼前忽然一陣發黑。雙手扶住桌案停頓了片刻,才繼續追問,“你可說的是選鋒營?將士們傷亡如何?李、張二位遊擊二人可否受傷?!”
“正,正是選鋒營!” 顧君恩被問得滿頭霧水,花費了一些力氣,才明白對方嘴裏的李、張兩位遊擊,說的正是李彤和張維善。然後強昏住心中的厭惡,喘息著回應,“將士們陣亡一百五十六,傷一百七十二。李、張兩位遊擊都沒有受傷。不過前來助戰的朝鮮義軍,陣亡了一千三百……”
“那就好,那就好!” 作為大明的備倭經略,宋應昌才沒心思去管朝鮮義軍死傷多少,手拍桌案,笑逐顏開,“老夫就知道,他們兩個不會辜負陛下的知遇之恩!老夫當初之所以派他們渡江,就是看中他們年少有為,勇於擔當!”
“當初也不是誰,將朝廷對他們兩個人的獎賞扣在手裏,遲遲不肯給他們升遷!” 周圍的將領們聞聽,紛紛在肚子裏嘀咕。但是,大部分人臉上,卻努力裝出一幅恍然大悟模樣。仿佛六日前的那場勝仗,是在宋應昌親自指揮下打出來的一般。雖然,雖然他們心裏都清楚,宋經略恐怕到現在,都沒弄清楚崗子寨在哪!
“老夫今天正在與李提督商討平倭之策,卻苦於無法判斷倭寇的真正實力。” 終究是個正經的讀書人,備倭經略宋應昌也知道,自己剛才的言辭有些過於貪功,笑了笑,迅速轉移大夥的注意力,“顧守備,你既然剛剛與倭寇交過手,不妨就當眾說一下,那倭寇的實力與戰力,究竟如何?!”
“這……” 顧君恩又楞了楞,再度費了一點兒勁兒,才反應過來,自己的官職,居然也跟著水漲船高。
“這什麼這?你盡管實話實說就是!朝廷褒獎李子丹和張守義奪回太祖皇帝所賜金印之功,給他們兩個都破格升了遊擊。你和那個愣頭愣腦的劉繼業,也跟著沾了光。各自往上蹭了一到兩級!” 提督李如鬆的話,迅速從宋應昌身側傳來,提醒的意思毫不掩飾。
“黃贊畫不會是迷路了吧,哈哈哈,崗子寨那地方,甭說是他,祖某初次聽說,都在輿圖上足足找了一夜,才大致琢磨清楚了它究竟在哪?!” 祖承訓的聲音繄跟著傳了過來,每一句都特別的大聲。
“莫非你等都沒受到朝廷的褒獎與新的官職文憑?” 備倭經略宋應昌的臉上微微發燙,趕繄沖著顧君恩笑了笑,大聲詢問。“這黃贊畫,老夫早在半個月之前,就叫他帶著褒獎和文憑出發了,他,他居然直到現在還沒與你等彙合!”
“沒,沒收到!” 一邊是備倭經略宋應昌,一邊是自己的舊主祖承訓,顧君恩被夾在中間好生尷尬。隻好彎起了腰,硬著頭皮大聲補充。“從這裏到崗子寨頗為遙遠,最近又總是下雪。黃贊畫被風雪所阻,路上多耽擱些時日也是正常。不過……”(注1:贊畫,參謀。通常為官員私人聘請,非朝廷正式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