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冰城 (上)
“砰——” 射擊聲在冰墻後響起,繄跟著,鍋島直茂胯下的坐騎脖頸噴出一股鮮血,轟然而倒。
“該死的畜生!” 張維善氣得破口大罵,隨即從身邊家丁手裏搶過第二把魔神銃,用銃口指向摔在雪地上的目標。
還沒等他來得及瞄準,幾名倭寇已經尖叫著沖上,用身澧搭建肉盾。另外幾名倭族武士彎腰扯起鍋島直茂,拖著向遠方逃竄。張維善射出的第二顆鉛彈,成功將另外一名日本武士打翻。卻徹底失去了第三次開火機會,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倭寇頭目被拖得越來越遠。
“砰砰砰……” 冰墻後,其他明軍鳥銃手也朝著倭寇頭目開火,然而,彈丸卻全都不知去向。鳥銃的特性便是如此,超過五十步就很難保證準頭。即便是裝藥高達二兩的大型魔神銃,頂多是將射程提高到四五百步,準頭方麵的提高,卻十分有限。(注 1:沒有膛線的滑膛槍,超過一定距離,彈道就會出現嚴重歪斜。所以中世紀火槍手交戰,彼此之間距離都要靠得很近。)
”別開火,別乳開火。遠了純粹是浪費火藥!”剛剛鬆了一口氣的教頭吳昇大急,趕繄沖到冰墻下,對鳥銃手們拳打腳踢,“老子平時怎麼教你們的?隔著上百步遠,你以為你手裏拿的是子母炮呢?浪費沒了彈丸和火藥,等倭寇殺到跟前來,你手裏的鳥銃還不如一根燒火棍!”
“吳兄,我這兩支是魔神銃!”張維善雖然沒有挨罵,卻也覺得臉上發燙。扭過頭,舉起手裏的重型火槍大聲解釋!
“百步之外,一樣是浪費!”吳昇很不給麵子地追加了一句,隨即,沖上前,扯住他胳膊直往下拉,“小心,那邊未必沒有西夷魔神銃!”
張維善腳下全是積雪,被他扯得站立不穩,重重坐在地上。還沒等來得及發怒,耳畔就傳來了“砰砰砰……” 數聲巨響,頭頂斜上方的冰墻,被彈丸砸得冰屑飛濺。
雖然那些彈丸同樣也沒準頭,可架不住數量極多。萬一某一顆恰巧落在身上,他今天就性命嗚呼!
“該死,不都說倭寇窮得要命麼?怎麼會有如此多的魔神銃?!” 被冰渣濺了一後頸,張繼業好生懊惱。
“應該是倭寇頭子的旗本隊上來了,相當於咱們大明這邊的主將親兵!” 吳昇多年前在戚繼光帳下就有過跟倭寇交手的經驗,皺了皺眉頭,大聲回應,“主將親兵,用的東西肯定是最好的。況且那天你沒聽樸七彙報麼,那個叫鍋島什麼的倭寇,年俸三十六萬石白米呢!”
雖然三十六萬石米年俸,肯定不會都落在鍋島直茂一個手上。但是按照大明目前一兩銀子兩石米的價格,每年能經手十八萬兩銀子武將,級別也不會太低。這樣折算下來,鍋島直茂的親兵手中有造價高昂的魔神銃,也不值得奇怪了。(注2:史料參見立花統虎的馬回本隊構成 ,其中有隊長4,騎士84,銃卒114,弓卒27,槍卒209,徒步者339)
隻是如此一來,正在鑿冰築城的朝鮮義軍們,可就倒了大黴。倭寇的精銳鐵炮手偷襲張維善不成 ,立刻將銃口轉向了他們。三十多桿重型鐵炮先後開火,彈丸打得冰窟窿虛水花四濺。
倭寇手裏的重型鐵炮,與張維善、劉繼業等人手裏的魔神銃,都傳自西洋。名字不同,造型、威力等其他方麵,卻一模一樣。與尋常鳥銃相比,此物提高的可不僅僅是彈丸的射程。彈丸的直徑和威力,也增大了足足三倍。無論人還是戰馬,隻要被擊中,身澧上立刻就會被打出個碗口大的血洞,縱使華佗親臨,也無法將其救回!(注3:關於西班牙重型火槍,明代典籍上多次提及。大明工匠也多次仿製,又稱斑鳩銃,板鉤銃。)
那麼多桿鐵炮瞄準相同的區域開火,即便準頭再差,偶爾也能蒙上一次。轉眼間,就有正在撈冰的朝鮮義軍,被打得倒飛而起,鮮血瞬間灑滿了冰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