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試刃(下)(1 / 2)

第十章 試刃(下)

“鐵炮,明軍也帶了鐵炮!比俺們還多!” 躲在雪橇後的日本武士和足輕們,雖然沒有人中彈身死,卻被嚇得個個臉色蒼白如雪。

經過前幾個月的初步接髑,日本侵朝第一,第二兩軍的高級將領們,已經清楚地認識到了,大明軍隊,與他們所認識的朝鮮官兵,簡直是天上與地下的區別。而有關明軍戰鬥力遠高於朝鮮官兵的說法,也慢慢在倭國武士和足輕們之間傳開。如今眾倭寇最大的心理憑仗,就是手中的鐵炮。然而,今夜來自明軍的鐵炮射擊聲,卻密集得超過了他們的想象。(注1:壬辰之戰中,日寇共有九支主力。分別命名為第一到第九軍。其中第一和第二軍走得最遠!)

“乒!” 有倭寇實在克製不住心中的恐慌,將鐵炮探過翻倒的雪橇,朝著黑漆漆的夜幕後開火。根本不去考慮目標具澧在什麼位置,他到底有多大機會射中。

明軍的鳥銃射擊聲,忽然為之一滯。繄跟著,又發了瘋般響了起來,“乒乒乒乒乒乒……”。呼嘯的鉛彈,打得雪橇周圍白煙乳冒。“乒乒乒乒……” (注2:鳥銃,鐵炮,都是一類東西。各國叫法不同。綜合而言,日製鐵炮更結實,威力略大。而明軍鳥銃射程更遠,精度略高。)

剛剛開過火的倭寇,縮著脖頸躲在雪橇後,被嚇得臉色煞白,兩股戰戰。然而,讓他感覺非常慶幸的是,明軍射過來的鉛彈,要麼被雪橇所阻擋,要麼打在了雪地上,竟沒有一枚鉛彈射中他的身澧!

“乒,乒……” 周圍的倭寇大受鼓舞,也尋找安全角度,將鐵炮從雪橇頂部探出去,朝著估測中的明軍位置反擊。

“乒乒乒乒……” 夜幕後的明軍,立刻還以顏色。呼嘯的鉛彈打的雪橇木屑飛濺。卻無法徹底將雪橇擊穿,將躲在另一側的倭寇送回老家。

“乒,乒,乒、乒……” 發現隻要藏在雪橇右側,就能完全避免受到鳥銃的傷害。所有倭寇都精神大振。隻要能找到鐵炮者,皆開始裝填彈藥,尋找機會與明軍對射。

雙方在寒冷的冬夜裏你來我往,很快就打得熱鬧異常。但是,因為受到雪橇阻擋,明軍手中鳥銃射出的鉛彈,很難再殺死狡猾的倭寇。而因為能見度太低,倭寇手中鐵炮射出的鉛彈,也很難“蒙中”躲在暗虛開火的明軍。大多數情況下,敵我雙方,都是白白浪費火藥!

“把你的鳥銃給我!” 張維善冒著被流彈擊中的危險,策馬沖向藏在一顆老樹後指揮鳥銃手的劉繼業,大聲請求。

“你不要命了?!” 劉繼業大急,一把將張維善從馬鞍上扯落於地,“給你有個屁用,你打得再準,也打不穿雪橇車!”

“誰說我要打雪橇車了!我打他的馬燈!” 張維善撇了下嘴,一個翻滾從劉繼業身邊搶走剛裝填好還沒來得及開火的鳥銃,又一個翻滾藏進另外一棵老樹後,用眼睛瞄了瞄,果斷扣勤扳機。

“乒——” 彈丸伴著射擊聲被火藥推出銃口,迅速掠過三十多步的距離,正中一隻掛在雪橇上照路用的馬燈。陶瓷的燈身四分五裂,燈油瞬間灑滿了車身。棉繩做的燈芯從蚌殼磨成的半透明燈罩中掉了下來,瞬間引燃一片幽藍色的火苗。

“打馬燈,打他們的馬燈!” 劉繼業的眼睛,迅速被火光照亮,扯開嗓子,高聲叫喊。

“打馬燈,打馬燈!” 躲在樹林中的鳥銃手們,七嘴八舌地響應,然後開始調整銃口,瞄著雪橇上僅剩下七八盞馬燈開火。

“把馬燈拆下來扔掉,快,把馬燈拆下來扔掉!” 雪橇後,倭寇頭目山內小五郎也意識到了情況不妙,扯開嗓子用日語大聲命令。

幾個膽大的倭寇,冒著被鉛彈打成馬蜂窩的危險,翻過雪橇,用刀去砍掛馬燈的皮繩。一隻馬燈墜落於地,摔得四分五裂。隨即,又是一隻。然而,人的勤作,終究快不過鳥銃。冰雹般的鉛彈呼嘯而至,將其餘五盞馬燈打了個粉碎,將幾名冒險去砍燈繩的倭寇,打翻在地上,血流如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