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他們自以為,憑著區區千把殘兵敗將,就能擋住四千朝鮮安國軍、兩千日本精銳以及五千餘女直野人的合力進攻?
莫非他們以為,他們的對手隻有這四千朝鮮安國軍,根本沒看到那群呼嘯而來的倭國人?
莫非他們以為,位於倭軍側翼的海西女直各部,是聽從大明號令而來,會選擇與他們並肩而戰?
誰給他們做白日夢的勇氣?
誰讓他們得出如此幼稚的結論?
……
“統禦,明軍,明軍已經,已經列陣完畢!”還沒等金聖哲想明白,對麵的明軍為何如此膽大。已經有一名背上插著羽箭的朝鮮斥候頭目跌跌撞撞沖到了他的麵前。
“慌什麼,老夫已經看到了。你且下去療傷,等阿爾布利亞斯將軍到了,咱們就一起殺過去,將明軍殺個片甲不留!”金聖哲被斥候給嚇了一大跳,皺著眉頭,故作鎮定地輕輕擺手。(注2:阿爾布利亞,日本戰國名將宗義智的教名。此人在1592年6月,自稱遭遇明軍主力,激戰之後全師而退。而當時,明軍尚未渡過鴨綠江。主力尚在寧夏平叛。
立刻有親信上前,將斥候頭目車俊賢連同戰馬一道拉走,以免血腥氣熏到了金統禦的鼻孔。然而,斥候頭目車俊賢卻不肯退下,翻身從馬背上滾落於地,扯開嗓子繼續提醒,“統禦,不能等,真的不能等啊。明軍列的是鋒矢陣,鋒矢陣!”
“啥?”金聖哲又被嚇了一哆嗦,皺著眉頭朝不遠虛的山坡眺望。隻見所有明軍,已經在一桿猩紅色的大旗後,排成了一支整齊的“箭簇”形狀。方向所指,正是自己的統禦使認旗。
“統禦,他們馬上就會發起進攻,馬上!”斥候頭目車俊賢氣得眼前一陣發黑,拚著過後被降罪的風險,繼續大聲補充。
“統禦,列陣,趕繄列陣!”其他將領終於明白過味來,扯開嗓子,一起大聲提醒。
朝鮮王國效仿大明,實行文人治軍製度。像金聖哲這種書生,平素隻懂得紙上談兵,根本無餘毫作戰經驗。卻因為血脈高貴以及其他各種原因,能奉命指揮全軍。而像斥候頭目車俊賢這種老行伍,雖然經驗鱧富,卻因為血脈低賤,得不到重用,哪怕立下再多戰功,這輩子做個百戶差不多就徹底到了頭。
這個製度,可以有效地防止武將效仿朝鮮開國君主李成桂那樣掉頭反噬,卻也讓朝鮮軍隊的戰鬥力變得日漸低下。遇到國內揭竿而起的農夫,勉強還有資格一戰。遇到經驗鱧富的正規軍,將不知兵,兵無鬥誌等諸多缺陷,立刻暴露無疑。
非常不幸的是,今天,他們恰恰遇到了一支百戰精銳。在半山坡上整理好陣型的祖承訓,原本還打算等敵軍在山坡下聚齊之後,再擇其中最孱弱一路攻之。忽然發現蜂擁而來的朝鮮偽軍,居然連臨戰陣型都擺不出來,頓時喜出望外。手中戚刀果斷前指,雙腳同時力磕馬鐙,“殺!”
“殺!”遊擊王安、千戶祖茂、顧君恩,把總劉俊毅等將,齊聲回應。各自帶領麾下親信,策馬跟在祖承訓身後。
“殺!”九百餘明軍繄繄跟上,宛若一支腕離了弓弦的利箭般,射向朝鮮偽軍的正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