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章小倉保衛戰(上)(1 / 2)

如今的中國海上,勢力最大的是鄭芝龍,而最大的倭寇首領叫劉香。

劉香原本是鄭芝龍的手下,確切的來說,劉香不能算倭寇,應該叫做荷蘭寇才算正確,隻不過大明在習慣上把所有的海盜都稱做倭寇,讓倭人背了不少的黑鍋。

在劉香之前,中國海上最大的倭寇是鄭芝龍,鄭芝龍早年是靠荷蘭人起家的,幫助荷蘭人搶掠大明的商人,攻打大明的水軍,然而他拚命的賣力,卻沒能從荷蘭人哪裏得到多少的好處,終於離開荷蘭人,回到他的義父李旦身邊,李旦是倭國僑民首領,不久之後李旦死了,李旦的勢力落在了鄭芝龍的手中,加上鄭芝龍義兄顏思齊手中的勢力也落在了鄭芝龍的手中,使得鄭芝龍一躍成為中國海上最強大的勢力,當時有手下三萬多人,戰船上千艘,大炮數千門,不但幾次打得大明的水軍落荒而逃,更是打得福建等地的大明駐軍望風而逃,手下勢力越發的壯大,東南沿海一帶的青壯競相投靠。

在這種情況下,大明朝庭沒了辦法,隻得幾次對他進行招安,先前時,鄭芝龍對此自是不屑一顧,然而隨著他勢力的壯大,嚴重的威脅到荷蘭人在這一片海上的利益,雙方進行了幾次海戰,雖然鄭芝龍有不少的戰船和手下,但荷蘭人的船堅炮利,雙方的海戰互有勝負,這個時候,大明朝庭再一次招安他時,鄭芝龍終於接受了招安,任五虎遊擊將軍。

鄭芝龍在曆史上最大的貢獻就是曆史上第一個大規模向台灣移民的人,另一個貢獻是,為了他自己的利益,在投靠大明朝庭後,與荷蘭人打了好幾次大仗,阻止了荷蘭人向大明的內地登陸,而引發這些戰爭的人卻是劉香。

劉香對於鄭芝龍投靠大明朝庭很不滿,便帶著自己的手下投靠了荷蘭人,唐同帶著手下揚帆海上的時候,劉香投靠荷蘭人的時間還不久,鄭芝龍與劉香,荷蘭人之間正是風平浪靜的時候,否則就憑唐同手下這點兒實力,在海上還不夠人家一口啃了。

唐同在薩摩蕃建立租界的事,不但讓許多與鄭芝龍有關係的海商跑的去向鄭芝龍訴苦,同時也嚴重的損害了鄭芝龍的利益,不過最先對租界垂涎三尺的卻是劉香。

荷蘭人對於倭國這塊地方一直是很關注的,曆史上,荷蘭人曾經憑著船堅炮利一度轟開了倭國的國門,但在與鄭家利益集團的鬥爭中,荷蘭人最終敗北,讓曆史上的倭國最終順利的實行了閉關鎖國的政策,老死不與後來的清朝相往來,直到西方列強的戰艦再一次光臨。

得到唐同在薩摩蕃設立租界的情報,劉香以最快的速度把這一情報向他的主子荷蘭人報告了,那荷蘭人自然不願意有人來侵犯他們的利益,他們早已經在倭國設立了商館,在荷蘭人的眼中,倭國這塊地方已經是他們的盤中餐,哪容得唐同來搶他們的利益。

很快,荷蘭人派了三艘戰艦,八百士兵,彙合劉香的大小數百戰船,近萬手下向著倭國的薩摩蕃殺去,這一消息,也很快到了鄭芝龍的手中,讓本欲對唐同動手的鄭芝龍停下了軍事行動,打算在一旁看個熱鬧,撿個便宜。

鄭芝龍知道唐同手下隻有手下數千人,戰船百來艘(沒有火炮的那些小船隻能算炮灰),火炮近千門,實力比荷蘭人與劉香差的太遠,卻不知道,唐同現在手下的五千人,人人都配備了後膛槍,另外還有原本是商船上的水手近五千人,跟著黑皮做海盜的一萬來倭人,都是有一定的戰鬥力的。

鄭芝龍為了讓雙方打的熱鬧些,把荷蘭人與劉香要襲擊小倉城的消息派人告訴了唐同,接到情報的唐同,立即讓手下把船上的火炮往岸上卸下了四十六門,在離海岸一裏的地方正麵組成了一道防線,這四十六門可是西洋人的紅夷大炮,一門重達三千斤,射程一般可在七裏左右,船上其它剩下的所謂火炮大多是小銅炮,射程也就一至二裏路的樣子,還有少量的大銅炮,射程可達近三裏的樣子,而且準頭極差,所以當初唐同才花大價錢在自己船上裝了這種紅夷大炮,至於敵人要從薩摩蕃其它的地方登陸,唐同則是非常歡迎的,在這個時代,在後膛槍的麵前,唐同才不會怕打陸地戰。

唐同沒有讓那一百來戰船參加戰鬥,而是讓張一橫與黑皮帶著五百黑皮的手下,加上五千大明水手,五千倭人回大明,從大明再招幾千士兵與補給過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