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準備建學校(1 / 2)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這是一個龐大的,持久的工程。

當然,如果一旦成功,這裏的情況,將徹底改寫。

要知道,在大漢國的前朝,七八十年前,當時大漢國的狀況,未必比這裏好多少。

建立學校,培養出一幫海量的,具有現代化知識,現代化治國理念的現代人,才能徹底改寫這裏的曆史。

雖然現在這平哥哥他們的基地,圍牆才剛剛合攏。

學校的影子都還沒看見。

但是,如果光是建個學校的硬件,無非就是幾棟教學樓,幾棟宿舍,幾個實驗室,幾個足球場籃球場。

憑著平哥哥的財力,和大漢國目前基建狂魔的建設實力,可以說最多一兩年時間,就能把這些東西全部建設得好好的。

但是,一個學校,不能說光有教室,有宿舍,有操場,有實驗室,就是學校。

還要有老師,有學生!

學生自然容易,這裏大把的孤兒,大把的從阿付漢逃過來的難民。

這些個難民們,個個拖兒帶女,衣食無著,平哥哥把他們的小孩招進學校,免除饑凍之虞,這些無奈的父母們,絕對是非常樂意將他們的孩子送入大漢國學校的。

但是學校光有學生,沒有老師,也不成學校呀?

如果沒有海量的,具有現代化知識的老師,這學校也無從建起。

當然,要找老師,當然也容易,現在大漢國中,政府為了防止過分內卷,打擊校外培訓。

現在那麼多的培訓機構倒閉,大把的培訓老師失業,雖然說這莫臥兒帝國條件艱苦,兵荒馬亂,但自己的基地隻要建成,隻要能確保裏麵的人員安全,隻要能開出比境內高出3-5倍的工資,就不怕招不來人。

但是,大漢國的老師是很好招,會說卑魯支族語言的老師,卻是哪怕有錢也招不來。

畢竟這卑魯支語不比歐洲發達國家語言,大漢國懂的人多如牛毛。

那大漢國的老師來到這裏,教的卻是卑魯支族的學生,用漢語對卑魯支族的小孩“傳道受業”,那豈不是“雞同鴨講”?

所以,在剛開始教學的時候,每個老師都必須配備一名翻譯。

這酋長的八個女兒,就可以充當老師翻譯的角色。

這些女孩,最大的也還沒到17歲,最小的才14歲,正是接受能力最強的時候,平哥哥相信,隻要她們在漢語的環境中,最多兩三年,絕對就能說出一口流利的漢語。

所以這平哥哥說出,讓這酋長的八個女兒,先跟他們四個“男生”談談戀愛,看能不能碰撞出急情,打的就是這個主意。

那酋長聽了平哥哥的話後,眼睛咕嚕嚕地轉了一圈又一圈。

他在思考問題,權衡利弊呢。

這任老板的話,可以說是天衣無縫。

確實,他們幾個大漢國人,雖然不遠萬裏,來到了這莫臥兒帝國建什麼農莊。

但是人家畢竟不是這個國家的人,遲早也還要再回去,那定然必須遵守大漢國的法律以及道德規範。

本來這酋長的如意算盤是,將八個女兒,全部嫁給這四個大漢國的“小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