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深山裏麵的光棍村(1 / 3)

張藝興一邊用意念驅勢飛梭向自己的目的地飛去,一邊腦子裏想著自己出來這一趟,為了什麼?感覺現在的社會裏,不管是國與國之間的矛盾、摩擦,還是人與人之間的競爭等等,最終歸根結底還是資源和利益的紛爭。

於是他就想到了清末曆史上的兩個人物:左宗堂和李鴻章。

現在有人說,李鴻章是晚清時期的重要政治家、外交家、軍事將領,他在華夏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首先,李鴻章在洋務運動中扮演了關鍵角色。他積極推動近代化改革,創辦了一批軍事和民用企業,如江南製造總局、輪船招商局等,客觀上抵製了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刺激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這些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華夏近代工業的發展。

其次,李鴻章在維護國家權益方麵也有一定的貢獻。他在外交領域展現出了高超的手腕,成功地簽訂了一係列重要的條約,如《馬關條約》等,這些條約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華夏的利益。同時,他也積極推動與西方列強的關係,為華夏爭取了一定的外交空間。

然而,也有人說,李鴻章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漢奸賣國賊,他將自己貪汙四千多萬兩白銀存在了小鬼子的大和銀行裏;他在處理一些外交事件時表現出了一定的妥協性和不穩定性,例如在甲午戰爭中極力妥協,壓製愛國軍民的反侵略熱情,戰後簽訂各種不平等條約,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極大的災難。這些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華夏的主權和尊嚴,也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爭議和批評。

看來李鴻章這個人是一個具有複雜性格和曆史地位的人物。雖然他在華夏近代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有一些十分不足之處。對於他的評價,需要綜合考慮他的曆史背景、時代環境以及個人行為等多方麵因素。

不過同樣是在清末,左宗棠抬著棺材收複西域的壯舉,不僅展現了他堅定的決心和毅力,更體現了其深厚的愛國情懷。

19世紀70年代,西域地區被人們稱為“中亞屠夫”的穆罕默德.雅霍莆(漢名——阿古柏)勢力侵占,同時沙俄也對該地區虎視眈眈。麵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清政府內部經過激烈的爭論,李鴻章當時的主張是放棄西域那塊國土……,清政府最終決定派左宗棠出任欽差大臣,督辦西域軍務。

當時左宗棠以63歲的高齡,毅然決定親率大軍西征。為了表達他收複西域、不勝不歸的決心,他特意為自己打造了一口棺材,並讓士兵抬著隨軍西行。這一舉動極大地鼓舞了士氣,使得全軍將士都深知此次出征的重要性,並願意為之付出一切。

在出征前,左宗棠進行了周密的準備。他提出了“緩進急戰”、“先北後南”等戰略方針,並進行了充分的物資和人員調配。他深知此次出征的艱難和危險,因此他力求做到萬無一失。

左宗棠率領的清軍從肅州(今酒泉)出發,一路向西,先後收複了古牧地、烏魯木齊、瑪納斯等地。隨後,清軍兵分三路進軍南疆,連下達阪、托克遜、吐魯番等要地。在清軍的強大攻勢下,阿古柏暴卒,其殘餘勢力也被清軍一一肅清。

最終,在1878年1月2日,清軍收複了和田,標誌著西域地區的全麵收複。這一勝利不僅粉碎了米字旗國、北極熊國分裂侵占我國領土的陰謀,也極大地鼓舞了中華民族的士氣。

左宗棠抬著棺材收複西域的壯舉,不僅體現了其個人的英勇和決心,更代表了整個中華民族對於維護國家領土完整的堅定立場。他的這一行動,不僅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為中華民族的反侵略鬥爭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