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烤地瓜(2 / 2)

花池當地人稱紅薯為地瓜。年輕人還聽得懂什麼是紅薯,但跟上了年紀的人對話,他們根本不知地瓜的學名。

趙詠薇深有感觸,是因為剛上大學那會兒,在知行一樓附近的小賣店買瓜子,她當時用的方言“毛嗑”,店主根本聽不懂。

從那之後,趙詠薇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用詞的選擇上盡可能接近當時環境中大部分人的用詞習慣。

梁文斌一聽便明白了,忙糾正道:“地瓜,來兩塊地瓜。”

趙詠薇伸手指著最小的兩塊,“就這兩塊吧。”

不說清楚的話,攤主會給他們稱最大的。

趙詠薇說話的時候,故意帶上了花池當地口音。

攤主粗糙的手掌在摸向大地瓜的半路中停了下來,聽到趙詠薇的聲音後,略停頓了一秒,換了個方向撿了兩塊小的,扔到了杆秤裏。

“3塊錢一斤,一斤八兩,總共5塊4。”攤主秤杆子一挑,快速報出了價格。

“5塊吧,4毛還要啊,直接抹零了。”趙詠薇開口討價還價。

“不不不,不行,”攤主放下杆秤,把頭搖得像撥浪鼓,“總共沒有多少錢的東西,再抹零頭我就更賺不到錢了。”

趙詠薇知道他是故意這麼說的,不過攤主的話也沒毛病。

一斤烤地瓜3塊錢,確實算不得貴。

討價還價隻是習慣使然。攤主同意最好,不同意她也沒損失。

兩人一人捧著一塊烤地瓜,邊吃邊慢慢往回走。

趙詠薇看了一眼時間,“快要2點了,快要到飯點了。”

“姥姥和姥爺他們都是這樣的作息嗎?”下午2、3點吃飯?

梁文斌把手中的烤地瓜剝掉一小半的皮,小心翼翼地吹涼了,遞給了趙詠薇。

“把你的那塊給我,我來剝皮。”

趙詠薇毫不客氣地跟他調了過來,回道:“兩人上了年紀,早上醒得早,晚上睡得早,一天就兩頓飯,不吃晚飯,就把午飯的時間往後挪了3個多小時。”

這樣睡覺的時候,既不會空著肚子,也不是飽腹的狀態。

“他們這樣的作息堅持好多年了。”

梁文斌聽了後,說道:“那我們得買一些菜回家吧,晚上肯定會餓的。”

他們又不能做到晚上8點就睡啊。

趙詠薇立刻同意了,“還是你想得周到。雖然煤氣罐裏沒有氣了,但家裏的水電先一步交了費,還能正常使用。”

梁文斌提出的問題很現實,他們在家裏待四五天,又不能頓頓都去外麵飯店吃。

“要是有跟快遞送上門一樣的點餐服務就好了,”梁文斌突然說道:“我們不需要記住太多飯店的聯係方式,飯店的名字和提供的菜品就跟淘寶上麵的商家一樣,我們隻需要做出選擇就行了。”

梁文斌說著說著,停了下來。

他手裏剝了一半的烤地瓜,手上的動作也停了。

梁文斌唰地扭頭看向趙詠薇,而趙詠薇也眨著亮晶晶的眼睛看向他。

“我們可以成立一個點餐服務平台。”

兩人異口同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