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桂芳確認對方已經走遠了,聽不到之後,才小聲道:“你別讓別人聽到。你就記住,他們家一共十二個兄弟,德邦排老四,以前跟咱家關係挺近的。”
“十二個兄弟?都是親的?”趙詠薇震驚地嘴成了“O”型,以前的人再能生,生十二個兒子也是太誇張了點吧。
“不是,是兩家的堂兄弟加在一塊,但他們的父親關係好,所以堂兄弟就跟親兄弟沒什麼區別。”
德邦家裏以前也是炸蝦的,孫桂芳還記得有一次德邦在海邊跟外村人爭貨的時候被人給打了,結果當天晚上,他就帶著他十一個兄弟外加一堆半大小子的侄子,衝到對方家裏,把人家給砸得稀巴爛。
“人家這樣齊心協力的兄弟,現在可不常見。”孫桂芳想想自家丈夫的兄弟,再對比一下人家的,不免在心裏一陣暗歎。
趙詠薇的心思卻在另外的事情上。
“媽,除了德邦,還有誰啊?不是總共十二個嗎?你把他們的名字都跟我說一說,以免以後我碰到了也不知道他們之間的關係?”
“順邦、義邦、忠邦、國邦......”孫桂芳噎住了。
“媽,你也記不住吧。”趙詠薇毫不猶豫地戳穿了。
她就說嘛,真不怪她記不住,實在是人太多了。
趙會彬突然插了一句,“不用記名字,誰記得住,我們都管他們叫大邦、二邦、三邦、四邦......”
也就是老四跟他關係熟,他才記得他的名字是德邦。
趙詠薇三人聽到他的聲音,轉過身來,正好看到村長進入村委辦公樓的背影。
孫桂芳問道:“村長跟你說什麼了?”
“沒說什麼。就是羨慕我有個好女兒。”趙會彬說完之後,驕傲地抬起了下巴。
當時村長的原話是:“你們倆養了個好女兒,有出息,幸好當初你們堅持供她讀書了。”
村裏跟趙詠薇年紀相仿的很多女孩子,根本沒有讀高中的機會。要不是有國家九年義務教育的強行規定,很多人家大概會讓家裏的女孩子讀完小學就輟學回家。
要麼去南邊打工,要麼在花池當地找個班上,一個月不管賺多賺少,都能幫家裏減輕不少負擔。將來歲數一到,就出門子,還能給家裏換回來不少的彩禮。
所以,村長很佩服趙會彬夫妻能堅持不生二胎,還把趙詠薇一路供了出去。
兩人分開前,村長拍了拍趙會彬的肩膀,語重心長地道:“還是北京好,家裏隔三差五回來看看就行。”
他這個村長看似威風,實際上每天一堆雜事不說,最重要的是不能得罪任何人。
整個小區裏都是熟人,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就算對方再無理,他也不能真硬著臉,完全按規矩來。
他如果真完全按照國家的規定去辦事,吃虧那一方的居民,會毫不客氣地指著他的鼻子破口大罵。
要是碰到對方是年紀大的,那更是能把無理取鬧、打滾撒潑耍到極致的。
就比如今早的熱鬧。
他不是不知道跳廣場舞的那幫人擾民,但沒人告到他跟前,他也是能躲就躲,直到雙方徹底鬧將開來。
就是這樣,還有不少的居民對他不滿意。
他容易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