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會彬早就不在意那些人的看法了,“所以啊,你也不用因為他們而感到傷心了。咱們難過的日子過去了,接下來的幾十年都是享福的好日子,以後難過的日子換成他們了。”
聽他這麼一說,孫桂芳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個驕傲的笑容,“那是,還是我閨女爭氣。”
別看花池是小地方,但還是很重視子女教育的。誰家孩子讀書好,全村人都會知道,都會羨慕他們的爸媽,教出來了一個好孩子。
而這樣的父母,村民們也會下意識地高看一眼。
也許是村子裏的人大多數沒讀過幾年書,對會念書有文化的人,天然地多了幾分敬畏。
“你不知道,除了老三,我之前還接到了好幾通老家那邊來的電話,話裏話外的都是想讓咱們閨女幫一把他們的兒女。”孫桂芳道。
“要是真正跟咱們關係親近的也就罷了,偏偏是一些根本不相熟的,頂多是見了麵點個頭的關係,也不知道哪裏來的厚臉皮,竟然還打著‘同村人’的名號,直言想要來投奔我們!”
趙會彬一針見血地說道:“正是因為他們跟咱們關係不近才能提出這種要求。他們還以為咱倆是以前那樣心腸軟臉皮薄不好意思拒絕他們,對他們來說,無非一通電話的事兒,成了再好不過,不成的話他們也沒啥損失。”
“你說得太對了,真正關心咱的人,是不會上趕著提這種要求的。”
她大姐和三妹是對他們家最好的人。別說她倆了,就是姐夫和妹夫,還有外甥外甥女們,沒有一個讓他們一家為難過的人。
他們才是能體諒她,能想象到她的不容易的人。
趙會彬聞言直點頭,“大姐和三妹一直待我們不錯,也知道隻要是她倆提的要求,咱們是不會拒絕的,可她倆從來沒讓咱們為難過。”
孫桂芳歎了一口氣,“三妹一家的日子不用我操心,夫妻倆有本事,三妹說了等肖莉大學一畢業就能在老家給她安排上編製。大姐的日子就要難過一些了。”
“大姐和大姐夫不也挺好的嗎?”
兩人的家境是他們村子裏數一數二的。家裏有田地、有果園,大姐夫是個閑不住的,上了年紀後把地租了出去自己買了一群羊每年也能賺不少,而大姐則在家裏開著小賣部,擺著麻將桌,一天也能賺個上百塊呢。
孫桂芳長歎一聲,“還不是大姐家的兩個孩子不讓人省心?用薇薇的話來說,就是倆孩子都是戀愛腦。”
大姐一兒一女,兩人長的對象都讓大姐看不上眼。
外甥女在薇薇高考那年就偷摸地跟同村蔣家的小夥子在一起了。對方長得難看不說,家裏經濟條件還差,沒有正式工作,家裏還一堆爛事兒。大姐夫妻跟外甥女僵持了好幾年,最後還是沒扭過小輩。
而外甥呢,長得也是一表人才,工作是妹夫幫忙安排的,給港務局的一個領導開車,雖然暫時是臨時工,但領導欣賞他,轉正在即。
大姐就盼望著他能在花池找個條件相配的姑娘,可沒想到他竟然有樣學樣,找的對象也是他們同村的。
家裏隻有母女倆人,寡母帶著孤女,關鍵是那姑娘的母親名聲不好。
大姐雖然同情她寡婦門前是非多,但她身為母親,當然不願意自己好不容易走出窮山溝的兒子,娶了這麼一個人家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