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孩子多,父母偏心正常,但如果偏心得太過,為了心裏寵愛的那個不停地去損害其他兒女的利益。
時間一長,性情再好再渴望親情的人,心裏也會不甘、委屈,甚至產生偏激的情緒。
趙會彬和孫桂芳沒有偏激,但他們心裏的委屈和不滿卻是實打實的,隻是幾十年下來的習慣使然,才讓他們一直隱忍不發。
直到女兒趙詠薇出人頭地了,他們才覺得自己終於不再需要忍讓了,也有人給他們做靠山了。
趙會彬比孫桂芳強的一點,就是他早就放棄了對母愛的追求。
小時候他媽就最疼愛小兒子,把家裏最好的吃穿都讓給了小兒子,還要求自己在生產隊裏幫弟弟幹活兒。
他那個時候才十幾歲,每年給家裏賺的工分是最多的,但吃穿也向來是最差的那一個。
他爸和他媽都是二婚。
大哥是他媽嫁過來當晚生的,心裏偏疼前夫的孩子,弟弟更是從小被她捧在手心裏長大的。
而大姐是繼女,他媽不想落個虧待繼女的惡名,明麵上對大姐還算過得去。
所以,家裏的幾個孩子,他就成了最不受重視的那一個。
除了吃穿上,在結婚這件事上,他媽偏心的更是嚴重。
家裏其他幾人一到結婚年紀,他媽就開始托媒人張羅了起來。
而他呢,根本就沒人管,是他自己厚著臉皮托鄰居家裏的嬸子幫忙介紹。
可村裏的人都或多或少聽聞過他在家裏不受寵,沒有片瓦遮身不說,鐵路局的工作還讓弟弟搶了去,年紀又大了,誰家會願意把好閨女嫁給他啊。
所以,他一直蹉跎到28歲,才遇到他媳婦。
看著哭倒在自己懷裏的妻子,對父母親情早就淡漠甚至有幾分麻木的趙會彬,一把年紀了,也難得地濕了眼眶。
他拉起了孫桂芳的手,感受著她關節粗大掌心的厚繭還沒褪淨的雙手。
“我知道你都是受了我的連累,才一直忍著直到今天。”
他十八九歲的時候,終於意識到無論他怎麼討好,給家裏賺再多的工分,他媽都不會施舍給他一個眼神後,就開始破罐子破摔了。
不是偏疼你的小兒子嘛,那我就偏要跟你對著幹!
從那之後,趙會森不得不自己幹完生產隊裏的活兒,趙會彬再沒幫過他一星半點。
而他要是犯了老毛病,再去偷隊裏的果樹,他前腳去,趙會彬後腳就跑去告狀。
而他媽呢,是怎麼做的!
開始在大隊和村子裏抹黑他,說他如何不孝順父母,在家裏如何地打罵兄弟姐妹。
也是因為他的名聲差了,趙會彬才會拖到年近30才結婚。
在那個年代,他是妥妥的大齡剩男了。
也是因為他的名聲不好,跟家裏人關係差傳遍了全村,孫桂芳嫁過來後,才小心翼翼地維護著跟她家裏的人關係。
她在家做了二十多年的老實姑娘,一嫁人就變了個人,就算有人認為是她的不對,但大部分人還是會覺得責任出在趙會彬的身上。
誰叫他本身名聲就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