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論壇裏兩個小時內出現了十幾篇內容相差無幾的帖子,員工立馬有所察覺。
實在是對方選的論壇是國內最大的論壇了,每天在上麵閑逛的網友沒有幾百萬,也有幾十萬了。
而短短兩個小時內,出現了那麼多類似觀點的帖子,員工立刻反應過來,這就是趙總之前給他培訓的內容。
因為他第一時間便發現了,所以公司很快便采取了相應的對策。
趙詠薇不但實名在該論壇上回複了被頂最多的那篇帖子,還貼在了自己的博客上。
有理有據地強調他們公司從來沒有私下給任何遊戲測評員一分錢,也沒有發過任何通稿誇大鼓吹自己公司的遊戲。
除了一些必要的宣傳稿,從來不存在通稿。
另外,趙詠薇在論壇和自己的博客裏都貼了不少玩家的評論作為有力證據。
如果有人懷疑他們公司可以收買遊戲測評員的話,那數量巨大的玩家的正麵評論,總不會也是他們買的吧。
從一開始員工發現不對勁的帖子,到把所有證據貼上去,隻過了不到四個小時的時間。
可以說,這次公司采取的行動相當迅速有效了。
因為趙詠薇大大方方地回複了質疑的帖子,並且貼出來的證據明眼人一看便知道是真的。
而且網友也不像前些幾網絡剛剛進入中國時天真好騙了,不論再以為網上的言論都是真的正確的,他們也很快發現了對方的馬腳。
正像他們懷疑趙詠薇等人發了通稿鼓吹遊戲一樣,他們很快被網友們發現發了十幾篇相同的帖子。
於是有人便單獨開了帖子嘲諷:“說人家公司發通稿的,不如捫心自問,你們發出來的帖子查重率都快要到90%以上了。所以啊,發通稿的,到底是誰啊?”
有了第一個火眼金睛的網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投入到這次網絡狂歡當中。
名字就叫做“發通稿的到底是誰啊?”
他們一邊發帖子開嘲,一邊積極扒皮,誓要找出背後搞小動作的究竟是哪位。
要不怎麼說,網友的眼光是雪亮的,網友的行動是雷霆般的。
第二天一早,還沒到上班的時間,就有神通廣大的網友為這次狂歡的主題找到了答案。
那名網友一晚上沒睡,好不容易被他找到了,當然也不會慫。
他直接把答案和證據都貼在了最一開始的論壇上。
“不是想知道到底發通稿的是誰嗎?那就點進來看吧,這瓜保甜,保管諸位不會後悔。”
無需多說,稍微聽了一耳朵昨天熱門的網友,看到帖子的第一眼,立馬點了進去。
然後紛紛在下麵留言,迅速蓋起了高樓,而該帖子很快成為了精品。
“樓主誠不欺我,這瓜又大又甜。”
“原來是他家啊,那難怪了。”
“想象中的商戰: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談判;實際中的商戰:發帖子造謠誣陷對手。”
趙詠薇手指放在鼠標上,一點一點地往下滑動,看著網友們一個比一個精彩的回複,簡直笑得忍俊不禁。
沒錯,昨天發通稿帖子的正是校內網。
而能做出這種小動作的,毫無疑問得到了白旭東的許可。
而李鍾亭的出現,則把這一場狂歡也好鬧劇也罷,推上了另一個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