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她其他方麵的條件也不差。
趙詠薇一看她的表情,心裏有了數。
“我看你是挑花了眼吧。”
何欣欣無奈地歎口氣。趙詠薇說的也是實情。她剛開始工作沒多久,就有不少媒人上門說親。
她見過幾個,男方的條件在花池當地算是不錯的,但她都沒感覺。
每次相親,都覺得自己就是菜市場裏案板上的一塊豬肉,任憑男方和媒人對她評頭品足。
那些她身高多少,長相如何,一個月工資多少,作為老師以後可以直接省下家裏孩子的補課費等等的評價,聽在她耳朵裏,就像是她這塊肉肥肉多少瘦肉多少是豬身上哪個位置來的......
何欣欣有些後悔沒在大學裏麵來場校園戀愛。那樣自然而然來的感情,總比相親市場上要真摯一些。
她把自己的想法如實跟趙詠薇說了。
趙詠薇輕拍了下她的手,“那畢業後呢?如果對方不是花池人呢?”
誰能保證對方會放棄在大城市和去自己老家工作的機會,而跟她去她的家鄉啊。
再說,花池又不是什麼大城市。
何欣欣一想,也是,是她之前想岔了。
“其實相親也挺好的,能快速找到跟自己條件差不多的。”
除了某些個別情況,隻要不是有壞心思的,媒人大多數隻會把條件相差不多的男女雙方給介紹到一起。
對於平時工作繁忙沒有途徑認識人的何欣欣來說,相親這種方式是最有效的。
何欣欣點了點頭,“我覺得你說的挺有道理的,是我之前想得太理想化了。”
既想男方條件不差,又想是能讓自己眼前一亮,能有那種一見鍾情的感覺。
說白了,不就是貪圖得太多了嘛。
那樣條件的男生,又怎麼會出來相親?
“唉!”她又歎了一聲,“明白了,以後相親的時候,我認真一些。”
如果不是自己之前太過挑剔,沒準兒自己也有對象了,就不會羨慕趙詠薇有那麼好的男朋友了。
“你才24歲,也不用太過著急吧,慢慢來,沒準兒什麼時候就遇到了你的真命天子呢。”
何欣欣搖頭,“你在北京不需要著急,就算30歲不結婚也不稀罕,但在老家就不一樣了。我家裏恨不得我25歲之前就嫁人。”
如果不是家裏催得太緊,她也不會頻頻相親。
其實不但家裏在催她,就連在學校裏同事們也喜歡催她。
辦公室裏,隻有她一個人未婚。
其他老師們上完了課,批完了學生作業,找不到話題的時候,總喜歡拿她沒對象說事兒。
她的年紀最小,資曆也最淺。不管別人說什麼,她都不能反駁。不但不能說一句不好聽的,還得擺出一副虛心受教的態度,否則就是不尊重老師。
畢竟大家都是為你著想?!
發泄了一通後,何欣欣聳了下肩膀,有些羨慕地對趙詠薇說道:“在北京好好幹,可千萬別像我似得一畢業就回老家。”
回老家,就會被催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