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說什麼也不肯接受。
“我已經滿18歲了,能夠為自己的將來做出負責任的選擇。”
就這樣,兒子選擇了在國內讀大學,還選了他們不懂的計算機專業。
這四年下來,他們倆因著兒子的關係,主動了解了不少關於計算機和互聯網未來發展的趨勢。
兩人也從心底裏變得支持兒子的選擇,覺得兒子當初選擇計算機專業,實在是太有前瞻性了。
但兒子能在大學畢業前,就跟同學創建公司,還完全沒用家裏人的幫忙,對他們來說,又是一重驚喜了。
好不容易等到兒子主動向他們求教,梁媽恨不得把幾十年經商的經驗一股腦地傳授給兒子。
梁爸相比之下則要冷靜得多。
“你慢點說,說那麼多,他一次性哪裏記得住。”
最後,他搶過電話,囑咐梁文斌道:“你隻要按照你媽說的那幾條大的原則來操作,就不會發生大問題。至於小麻煩,那是經營公司的過程中,避不可少的。”
其實,在他看來,遇到一些小困難是好事,會幫助他們快速地成長起來。
作為經營者,不可能一點挫折碰不到。碰到了,那就想辦法解決,這才是長久之道。
得知他們公司裏隻有三個人,還有一個才大二在讀。三人都沒有管理公司的經驗。
雖然梁爸說得好聽,但梁媽實在坐不住。
電話掛斷之後,她如坐針氈,“要不然我把公司的幾個管理人員帶過去,幫幫兒子他們?”
梁爸把遙控器調到新聞聯播,他們做生意的,最重要的是跟著國家的政策方向走。
“你要是實在放心不下,就帶一個財務一個人力過去,等兒子的公司招好了人,你們立刻回來。”
“就帶兩個人能起多大用處?你沒聽兒子剛在電話裏說的麼,他們三個人除了技術,一點管理都不懂。他們現在是既要招人培訓,又要忙著跟有意向合作的公司談判。”
梁媽越說越急,“這麼多的事情兜頭撲過來,兒子肯定是忙得實在顧不上,才會主動聯係家裏。”
梁爸耐心解釋:“你帶太多人過去,時間一長,公司的管理都握在你手底下人的手裏,那公司到底是咱家的還是他們的?你隻帶兩個有經驗的幫他們做大方向上的指導,具體事情讓他們自己去做,以後他們就有經驗了。”
最後,梁媽聽從了梁爸的意見,給梁文斌打了個招呼,帶上人匆匆地趕赴北京。
梁文斌看著掛斷的電話,吐出個長氣,看向對麵的吳東來。
“你猜得沒錯,我媽的確要帶人過來幫忙了。”
依他的想法,他是不想麻煩家裏的。可吳東來說得有道理,需要他們做的事情太多太雜,而他們倆完全沒有經驗。
師妹選修課可以逃課過來幫忙,但大二專業課很多,她沒辦法總是逃課。
而她跟他們倆沒什麼區別,在管理公司這一塊兒,三個人完全是新手。
梁文斌不想公司剛一成立就出岔子,於是聽從了吳東來的意見,給他爸媽去了電話,把他們的情況一說。
他媽果然放心不下,千裏迢迢地趕來幫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