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早婚生娃的小學同學(二)(2 / 2)

趙會彬也想搖頭歎氣,但他還得勸導媳婦和女兒。

“張滿柱家裏的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一家子拚命地想生孩子,什麼人的話都不好使。”

“張明月有好幾個兄弟姐妹?”聽她爸的意思,張滿柱應該十分熱衷於生孩子。

可她小的時候,計劃生育抓的嚴。他們村裏沒有強拉孕婦去打胎的,但罰款金額特別大。

趙詠薇聽她媽說過,八十年代末的時候,生二胎上戶口一個孩子要四五千塊,如果敢再生給三胎孩子上戶口那罰款數目就是呈幾何增地往上漲。

孫桂芳看一眼趙會彬,示意他來說。一提到當年張滿柱家裏的事,她就頭疼。

趙會彬說道:“沒錯,你那個小學同學,還有兩個弟弟妹妹,家裏一共三個孩子。”

東北早年由於計劃經濟發展得好,一向跟著國家方針政策走,所以計劃生育政策貫徹得也不錯。

像一個家裏有三個孩子這種情況,還真是罕見。

“張明月身下的二妹,弟弟最小?”趙詠薇隨口問道。多生孩子,多半是為了兒子,所以能生三胎八成是最小的那個是兒子。

孫桂芳抽了抽嘴角,“要不我怎麼說老張家有病呢。二胎就是兒子,但人家又接著生了個閨女。”

趙會彬很無奈,他也不理解,“當初他家因為生孩子總共被村裏罰了將近兩萬塊。”

他沒記錯的話,當時是1990年,張滿柱的第三個孩子出生。村委的人早聽到動靜了,就在他家大門口守著呢。

“當初為了交小閨女的罰款,張滿柱把能借的親戚朋友家裏都借了個遍。除了幾個關係特別好的,沒人願意借他,畢竟給第二個孩子交罰款時,他就借過一遍了。”

趙詠薇好奇地問道:“那後來呢,上哪兒湊的罰款?”

孫桂芳插了一句,“沒人給他湊,最後實在沒辦法,把家裏的果園押到村委了,每年賣水果掙的錢上交給村委一部分。好幾年之後才把果園給贖回去。”

她接著說:“也就是咱們村的幹部有點良心,換作別的村子,哪兒會給張滿柱機會,直接把房子給推平,把果園給賣了。”

孫桂芳最後發出來自於靈魂的疑問:“他的一輩子折騰孩子差點把家給折騰沒了,怎麼到了閨女這裏,還這麼想不開?”

這個問題,沒人能夠回答。

屋子裏瞬間安靜下來,屋外的院子裏偶爾傳來幾聲鳥鳴犬吠。

趙詠薇發現早上她腦海裏記起的那個兒時的身影,愈發地模糊起來,一點點地變得透明,直至徹底消失不見。

眼前浮現的,隻有鄉間山路上身著肥大廉價的年輕婦人的混沌麵容。

明月,明月......

她前二十年的人生,可當真辜負了這二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