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地理老師(2 / 2)

他轉過身,扶了下眼鏡,問講台下的學生們。

“比如這次大家都知道的要拆遷的東廟村,它在我們花池區的最北麵,有高速直達市裏。還有,你還得分析花池港的重要性,沒有這個港口,人家港商也不會選擇花池,對不對。”

從地理方麵講完後,他又開始從別的科目的角度去分析。

“聽好了,接下來這條新聞要是這麼編,那就是曆史問題。問追龍市在近代史上發生過哪些重大曆史事件?你們就得把從鴉片戰爭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個地方發生的一些重要的事情都羅列上去。”

他高聲強調:“多寫,隻要是近代史的,隻要發生在追龍的,把你能想到的點都寫上去。你別自己篩選,哎呀,我決定這件事兒不重要,不算重大曆史事件,不用寫吧。千萬別這麼幹。”

底下的學生們認真地點頭。

接下來,他又分別從政治和物理的角度編了題。

“比如,拆遷的時候,村民和村幹部動手打起來了,問你是什麼矛盾?這是不是就能政治靠上邊兒了。”

“再比如,老張家拆遷後搬家,兩輛貨車拉家具,A車速度50千米/時,B車速度60千米/時,距離新家10公裏,問倆車多長時間在哪兒能碰到?這是不是就是你們的物理題了。”

他眼裏帶著炙熱的光,帶著詢問的神情看向底下的學生們。

直到大家點頭表示聽明白後,他才意猶未盡地拍了拍手上的粉筆灰。

離開教室前,他還在反複叮囑:“發生什麼新聞,多去發散思維多想多問。”

“地理老師還是老樣子,又認真負責,又幽默風趣。”在他走後,趙詠薇跟曲寧說道。

在她做老師的那幾年裏,碰到讓她頭疼的學生時,她腦海裏常常會浮現出地理老師的模樣。

曲寧點頭,“於老師教了我們三年了,他一直這樣啊。不過上高三後,盯得我們更緊了。”

地理老師剛出去不久,班主任梁雨菁拿著一張報名表進了教室。

“先停一下,我有個事兒要說。”她清了清嗓子。

“非典都知道吧,以前遼省也就在沈陽和大連幾個大城市有,結果昨天新聞報,辰縣也有感染的了。”

辰縣位於花池區和追龍市的必經之路上。每天往返於這條路上的,數以萬計。

這樣一來,非典傳到花池區不過是時間問題。

“對,你們想的沒錯。所以學校要求大家每天早午晚各測一次體溫,然後得記錄在案。你們誰要是體溫高了,那就得去隔離。”

“啊?”有人發出驚歎。

“別啊了,”梁雨菁繼續說道:“得趕緊買體溫計,可以幾個人合夥買一個,我建議人手一個,也花不了多少錢。我這裏有張報名表,誰要買的話,讓我這兒報名,我去給大家一起買了。”

大家排著隊開始報名。

“你買嗎?”等前麵的同學簽名的過程中,曲寧問。

“買啊,不過十幾塊錢。”趙詠薇道。

曲寧緊靠在她背上,湊近她耳旁,小聲道:“你說梁雨菁有沒有回扣?”

趙詠薇回頭,衝她比了個噤聲的手勢。

曲寧默契地不再作聲。

趙詠薇轉過身,靜靜地排在隊伍中,等著輪到她。

她比曲寧知道的多,前世的幾年後,梁雨菁因為私下向不止一個學生索要貴重禮品,被學生家長們聯合起來給告了。

所以,雖然不是百分百確定,但趙詠薇相信梁雨菁收回扣這事兒,八九不離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