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商人看到了商機,心裏都蠢蠢欲動,都想投資這個項目,但是在當時國內還沒有迪廳設備的生產廠家,比如霓虹燈、音響設備、卡拉OK機,這些都是需要從國外引進的,所以,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據說當時就需要數十萬元。
1992年,一個北京商人,他就是這些商人的其中一員,通過幾層關係,終於獲得了設備的渠道,於是他就租下了長城飯店西側附屬樓,開了一家名為“天上人間”的迪廳。這個位置地處北京最繁華,消費最高的地區,東麵是長城飯店,西麵是昆侖飯店,南麵是農業展覽館,北麵則是亮馬河購物中心。一經開業,就受到了年輕人的熱捧。
起初,“天上人間”的迪廳趕上了這波流行熱潮,但是隨著附近開了越來越多的迪廳,都是同樣的模式,客流量也越來越少了,同時人們的新鮮感也降低了,“天上人間”生意漸漸不好了,老板也有了轉手的打算。
“天上人間”第二任老板在當時,台灣有個商人名叫陳永和,因為公司的業務往來,他經常來北京談生意,後來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天上人間”迪廳的老板,當得知他有了轉讓的想法時,陳永和有點動心了。
其實,讓陳永和動心的並不是迪廳這樣的產業,而是“天上人間”絕佳的地理位置,再加上當時北京都是清一色的迪廳,沒有其他的模式,所以他就萌發了這樣的想法,他想引進新的模式。陳永和接手以後,他將港台夜總會模式搬到了“天上人間”,舞台歌舞表演和酒吧的結合模式,優雅的環境,沒有了年輕躁動的氣氛,這讓很多人眼前一亮。
以往的迪廳隻是年輕人去的地方,而陳永和的這種模式,直接提升了年齡的上限,很多的老板直接將商務談判安排在了“天上人間”夜總會,每日的座位在前一天就都預定滿了。
每到周末的時候,陳永和還特別邀請了很多港台地區的紅人,來“天上人間”表演歌舞節目,和現在的某些酒吧模式差不多,請一些小明星來走穴一樣,吸引人氣。
因此,“天上人間”一炮走紅。就這樣的火爆生意足足持續了2年多。按理說,這麼好的生意,陳永和肯定不會有轉手的想法,但是他也經不住高於市場行情幾倍的價格,而這一切發生在一次機緣巧合的飯局。“天上人間”第三任老板“天上人間”的第三任幕後老板名叫譚X,而天上人間之所以能夠聞名全國,就是因為他。
譚輝來曆神秘,有錢有背景,找到了陳永和。
譚X:“我相信世界上沒有不能做的買賣,隻有價格合不合適而已,隻要我出的價夠高,陳總肯定會心動的。”說道這裏,兩人一陣哈哈大笑。
本以為這隻是一個玩笑話,沒想到譚X真的動了這個念頭。在譚X經商的經曆中,他為了生意,可以付出一切的代價,而正巧陳永和的一句玩笑話,無意中提醒了他,如果把“天上人間”收購了,不僅有助於自己生意的商務往來,更重要的是“天上人間”這麼火,也是一種成功的投資。
譚X想了一晚上後,第二天就給陳永和打電話談收購的方案,陳永和很是驚訝,他根本沒有一點心思想轉手,結果沒想到自己的一句玩笑話,對方卻當真了,現在又不能失言,為了婉拒譚X,於是陳永和就隨便說了一個高出行情幾十倍的價格,但是沒想到譚X卻一口答應了。
至此“天上人間”的輝煌時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