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誰讓媳婦喜歡數錢的樂趣呢!陳家旺隻能順著小溪的意思,陪在一旁。
“相公,我們今天一共賣了一百二十四文,除去三十文成本,淨賺了九十四文呢!”小溪把穿好的銅板放進錢罐裏,開心的說道。
“是嗎?看樣子還是鹵味種類多賺錢,要不我們在鹵點別的東西賣,你說再添點什麼好呢!”
賣這麼多銅板,陳家旺一點也不意外,在家時他就稱過鹵熟的豬下水,剛好是十五斤,四文一斤,就能賣六十文,剩下就是鹵豬頭豬蹄的收入了。
李屠戶每天殺得豬大小都差不多,豬頭的分量上下最多也就差一斤左右,豬蹄是三文錢一個,每根鹵豬舌大概有六兩,之前都是按斤稱的,後來覺得這麼賣不合適,就改成八文一根了。
豬舌口感好,買的人多,真正喜歡吃的人,並不會在意三文兩文的。
兩隻豬耳鹵好後大概有二斤左右,每斤六文錢就是十二文,豬蹄,豬耳,豬舌加在一起就是三十二文,剩下的就都是鹵豬頭的收入了。
“相公,你說我們再賣些鹵蛋和竹筍行不行。”
小溪聞言覺得相公說的有道理,目前賣的鹵味確實品種單一了些,都說蘿卜白菜各有所愛,並不是每個食客都喜歡吃鹵豬頭下水。
如果賣的鹵味品種多,收入肯定也會隨之增加,可是賣什麼東西好呢!成本太高的食材,賣價就貴,百姓之所以喜歡去集市買生活所需,就是因為價格要比店鋪裏的低廉。
自己肯定也不能賣價位太高的鹵味,沉思了一會,小溪覺得賣鹵蛋和竹筍或許可行。
每個雞蛋成本一文錢,要是賣兩文一個,百姓肯定不接受,三文錢兩個剛剛好。
竹筍就更不用說了,山上一年四季都有,隻是挖筍費些力氣罷了,根本就不需要成本,賣多少錢一斤都是賺的。
“媳婦,我覺得這個主意可行,這兩樣食材,一個成本低廉,另一個是無本買賣,肯定受歡迎。”
陳家旺聽完小溪的話,眼睛一亮,對啊!這兩樣食材,簡單好做,重要的是還不需要特殊處理,省時又省力,立馬表示讚同。
小兩口一拍即合,決定把金銀花采完,就去上山挖筍,再去村中買些雞蛋回來,下集去鎮上試試賣的怎麼樣,如果可以就繼續賣,要是不行就在鹵其它食材。
小溪剛準備把衣裳換下來去做午飯,卻摸到了另一個口袋裏的銅板,這才想起來,還有賣的魚錢沒有算,拿出來一數竟然有八十二文。
因為魚少隻有十幾條,陳家旺與小溪就沒有拿去酒樓賣。
集上賣魚沒有酒樓價錢高,每斤足足差了一文錢,才七文錢一斤,開始小溪有些心疼少賣一文錢,在陳家旺的一番勸說下,這才不再肉疼。
“相公,剛剛我忘記把賣魚的收入加在一起了,我們今天一共賺了一百七十六文。”小溪笑眯眯的把銅板用繩子串好,一邊串一邊笑眯眯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