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較量(七)(1 / 3)

敬安皇太後的到來比申皇後的出行鑾駕簡樸得多,隻有不到十幾名宦官和宮女跟隨,另外還有一百多名侍衛,和申皇後近千人的規模相比,無疑是小巫見大巫。

但敬安皇太後在大寧王朝的崇高地位,卻遠遠不是申皇後能比,那是一個連皇帝都要下跪請安的人,她的一句話甚至能左右整個政局。

今年年初,楊皇後去世後,楚王勢力高漲,申貴妃被冊封為皇後,楚王開府,楊皇後的父兄從高位落下,或罷或貶,東宮係遭受沉重的打擊,皇帝甚至說出了‘儲君也並非不能換’的話,皇太子地位的岌岌可危,緊接著爆發東海郡刺史之爭,申國舅眼看已經勝利在望。

可就是在這關鍵時刻,太子前去向皇太後哭救,幾十年不問政事的皇太後麵見皇帝,提出儲君乃國之根本,不可輕動,也正是因為她的表態,使皇帝同意太子獲得東海郡刺史的推薦權。

東海郡刺史的任命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點,正是東海郡的獲勝,使太子艱難的處境得以逆轉,皇帝停止了對太子的打壓,取消撤除東宮六率府的旨意,將兩萬軍隊重歸東宮,原本要貶為桂林郡刺史的楊皇後之弟楊廷安轉任餘杭郡刺史,而楊皇後之父楊晟也任命為太傅。

一係列的措施使太子的地位又再次穩定下來,這一切都要歸功於皇太後在關鍵時刻對太子的支持,當然,根本原因是皇帝也隻想借楊皇後之死打壓東宮係,給楚王係騰出空間,隻是他打壓的動作有些過大,正好借皇太後的求情調整回來。

但不管怎麼樣,皇太後的地位在大寧王朝都是至高無上,不僅因為她是前哀宗的正宮皇後,而且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她還是當今皇帝的親生母親,這是大寧王朝最大秘密,隻有極少數人知道。

聽說皇太後駕到,申皇後的臉色一下子變得異常難看,她很想一走了之,但她不敢對太後不敬,她隻得下令道:“扶我下駕,我要參拜太後。”

蘇家上下也驚異無比,他們並不知道皇太後今天要來,皇太後並沒有給他們任何事先通知,他們慢慢退到一旁,成了旁觀者,尤其蘇遜,皇太後的突然到來,無疑緩解了剛才申皇後給他的壓力。

他心中十分驚疑,直覺告訴他,皇太後的到來或許和他孫女之事有一定關係。

皇太後的車駕緩緩到來,也停在蘇府的大門前,此時,護衛申皇後的羽林軍早已將四周圍觀的民眾趕走,將皇後和皇太後的車駕團團圍住。

申皇後從車駕中被扶下來,她來到皇太後的車駕前跪下,輕聲道:“兒媳申沁玉叩見太後!”

車簾拉開,露出了皇太後溫和的笑容,“皇後不用多禮,請起!”

“謝太後!”

申皇後站了起來,皇太後又笑問她,“皇後這是去哪裏?”

在皇太後麵前,申皇後始終低眉順眼,她在宮中也呆了十幾年,對皇太後在宮中的地位非常清楚,她清楚地記得,十年前,楊皇後曾經對皇太後的指責進行公開頂撞,結果皇上勃然大怒,將楊皇後趕去冷宮,並擬旨準備廢皇後,最後還是皇太後的說情才使楊皇後逃過一劫,從此,楊皇後再也不敢有半點頂撞皇太後,後來太後搬去城外別宮另住,楊皇後依然每年都要去請安。

申皇後剛開始也很疑惑皇帝為何對皇太後如此孝敬,皇太後每次生病,皇上都要來下跪請安,親自端水喂藥,這一直讓她很疑惑,皇太後不過是前任皇帝的皇後,雖然封為太後,皇帝在她麵前也自稱皇兒,但那隻是名義上的稱呼,而實際上,太後隻是皇嬸,他沒必要這麼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