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這人除了有一把力氣外,就在無其它長處,又能做些什麼呢!
幾次想開口向兩個小舅子討教下生意經,但又礙於麵子遲遲沒有說出口,此時見妻子把自己要問的話提了出來,瞬間感覺鬆了一口氣。
陳家興兄弟倆當然知道大姐家日子過得怎麼樣,他們以前也不是沒想過幫忙,但一直也沒想出比較有效的好辦法來。
其實就算陳家茹不開口找他們幫忙,陳家兄弟二人也決定幫忙出主意,畢竟隻有這麼一個親姐姐,兒時因為他們兄弟三人不聽話,大姐沒少受爹娘的訓斥。
“大姐這個問題我與大哥早就想過了,你們整個鎮大半村子都被群山環繞,交通不便,做貨郎再適合不過了。
姐夫可以去鎮上或是縣裏,進些針頭線腦回來,然後一邊收山貨,一邊賣這些小東西,就算山貨生意不好,針頭線腦不是也能換些錢嘛!
肯定比你在鎮上做工賺的多,就是收山貨是個辛苦活,每天要走很遠的路,二哥最開始做這行時,腳底不知被磨了多少血泡,時間長都成了老繭才沒有那麼痛了。”
陳家旺與陳家興幫忙分析著適合大姐夫做的買賣,他們覺得以大姐夫那吃苦耐勞的性子,這個活計絕對做得來。
“我這人別的優點沒有,但就是有一把子力氣,這個營生我能做。”
吳少傑已經從兩個小舅子以及嶽丈的談話中,得知二小舅子收山貨雖然是辛苦些,但如果做得好,一年也能攢下十幾兩銀子。
因為沒有一技之長傍身,隻能在鎮上做些又髒又累的活計,每天也隻有二十幾文的工錢,還要從家中帶飯去。
就是這樣的活還不是天天都有,有不少和他一樣的人搶著做。
辛苦大半年攢下的銀兩,也隻不過勉強維持一家五口的日常開銷。
“小弟,你姐夫他為人這麼老實,真的可以做貨郎嗎?”陳家茹有些擔心的看了眼吳少傑。
“大姐,貨郎就是一進一出賺差價,隻要把鎮上的收購價記牢就好。”陳家興知道大姐在擔心什麼,直接說道。
陳家茹想了一下兩個弟弟說的話,聽起來確實不是太難,但想到家中如今的條件,就算是想做貨郎也沒有本錢,不禁陷入了沉思。
老兩口一看女兒這副模樣,就猜出她大概是在為銀子發愁,手心手背都是肉,哪個能不心疼。
想到這麼多年家中的存銀,還有兒子采藥賺的那十六兩,已經足夠買兩頭牛了,這讓她怎麼忍心看著女兒為銀錢發愁。
“家茹,本錢的事你不要擔心,前段時間你幾個弟弟上山去挖草藥,賺了些銀子。
我與你爹先借你們十兩,回去買輛驢車收山貨,這樣也就不會那麼累了。”
這件事情是在大女兒沒來之前,老兩口就商量好的,當然也征求過兒子兒媳的意見。
不然哪怕是他們當家做主,也不好直接拿出十兩銀子,就這麼輕飄飄的借給閨女做買賣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