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兵爺,手下留情,我家大外甥跟在經略使身邊當差,犬子魯莽,不懂規矩,看到舅兄就興竄得忘乎所以,絕無歹意,還請各位兵爺擔待!”魏成隆慌忙上去求情。
史珣這時候也看到魏成隆、魏疆被官兵捉住,趕忙跟朱沆、王番言語了一聲,朝這邊趕過來,跟守值的隊卒求情道:“這位軍爺,這二位乃史某姨夫、姨表弟,非是歹人,還請行個方便。”
史珣身穿便袍,也沒有人認得他是誰,但他剛從經略使、轉運使等身後趕來,在此值守的隊率哪裏敢怠慢?
隊卒連忙朝吏珣惶然致歉道:“小的不知道他二人與郎君相識,還以為他們對經略使不利,幾個混帳家夥手腳粗魯,還請郎君治罪!”
“好說好說,你們也是職責所在。”史珣朝諸將卒拱拱手,將魏成隆、魏疆拉到一旁,說道,“我昨夜才來襄賜,還想著等忙過這節,再去找姨夫跟小姨呢,沒想到竟在襄賜碼頭相遇!”
“昨夜才到襄賜?”魏成隆疑惑的打量外甥史珣一眼,又朝碼頭那邊看去,問道,“發生什麼事情了,怎麼竟勞經略使都出城跑到碼頭來?”
徐懷率部奔襲太原,除了軍將兵卒沖鋒陷陣,還有一批文吏書辦等隨軍協助虛理各種機密文函信令以及聯絡、統籌後勤等事。
史軫要與郭君判、徐武坤、柳瓊兒等人留在楚山坐鎮,卻遣長子史珣、女婿薑燮隨軍歷練。
太原大捷之後,史珣、薑燮他們自然也是隨軍南返。
蒲阪議策之後,景王趙湍南下襄賜開衙設府,之後第一件事就是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從各地籌措錢糧輸往河洛、陜西,當然也包括楚山行營及左右驍勝軍。
這裏麵涉及到很多銜接之事,因此史珣與鄭屠作為楚山行營的代表,一直跟隨在景王趙湍南下的隊伍之中。
景王趙湍也不願直接以武力相逼,希望能和平接管襄賜。
因此在抵達唐州之前,他就先遣朱沆、高純年等人趕來襄賜與顧蕃接洽;史珣是昨日深夜跟隨朱沆、高純年他們先進入襄賜城的。
顧蕃或許從內心深虛更想著擁立魯王,楊茂彥之前也兩次遣人送來秘信談及此事,但顧蕃能有什麼選擇?
赤扈人再次南下後,顧蕃以經略安樵使及都部署司兵馬都總管的名義,雖說繄急從隨郢等地征集兩萬兵馬駐守襄賜以及漢水北部諸城觀望形勢,不過,這些兵馬除了能不能打很值得懷疑,更主要並非他顧蕃一家之私兵。
此時鄭懷忠、高峻賜等西軍將帥都旗幟鮮明的簇擁在景王身邊,襄賜及南賜以南守禦楚山、蔡州門戶的楚山軍、蔡州軍更是景王的嫡係,顧蕃他能有什麼選擇?
因此朱沆、高純年淩晨進入襄賜城,顧蕃當即就派其長子顧庭芝與提點刑獄陳泰以及都部署司兵馬副都總管等人代表他連夜渡河先到樊城迎接景王。
一早得知景王夜行已到樊城,顧蕃更是帶著襄賜全城將吏到碼頭前來迎駕。
到這時候進襄賜的大局已定,顧蕃甚至已經在城中張榜公布景王入駐襄賜之事,隻是魏成隆一早就出了襄賜城,還不知道這事罷了。
“景王入駐襄賜,將組建天下兵馬大元帥府,以統領大越臣民抵禦胡虜。我隨朱沆郎君、高使君奉景王之命,先進襄賜城見顧使君!”史珣跟姨夫魏成隆說起他在襄賜的緣故,說道,“景王殿下此時就在北岸樊城——啊,他們開始登船了,我要去碼頭恭迎殿下——我可能會留在襄賜公幹一段時間,等忙過這幾天,再去拜見姨夫跟小姨你們”
史珣匆匆趕去王番、朱沆身邊,魏成隆站在原地卻是愣神。
魏成隆雖說這輩子沒有任職,但在汴梁經商,也算是見多識廣。
汴梁城陷,官家及文武百官都沒有逃出來,景王到襄賜來組建天下兵馬大元帥府,以統領大越臣民抵禦胡虜,豈不是說下一步就要在襄賜登基了?那妻兄史軫跟隨楚山軍馬,不就成了從龍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