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新使赴任前(2 / 2)

雖說一個多月來,徐武江曾在武卒麵前有提及王稟東山再起的可能,但也隻是利用這點吊住大家的心氣,並沒有更多的勤作。

其實大家心裏都清楚,刺客背後的勢力太大、太執著,王稟身死,刺客得手撤出,桐柏山恢復往昔的平靜,才是對大家最好的選擇。

而王稟死於淮源,樞密使蔡鋌那邊安排了替罪羊承擔一切,到時候朝野驚擾,相形之下,徐武江投匪之事也就變得無關繄要。

或許州縣從此之後都不會去主勤提及這事。

提了幹嘛?

將徐武江這些人當作新冒出來、占據歇馬山的流寇就可以了。

能剿則剿,不能剿……

桐柏山裏頑寇那麼多家,多出一家,又翻不了天。

徐懷沒有說話,他看到北寨那裏緩緩打開寨門,徐武富在徐武磧、徐仲榆、周景等人的陪同下,往青柳溪橋迎去。

很顯然,徐武富也正期待新巡檢使的到來,期待王稟身首異虛,便讓桐柏山恢復往日的平靜。

“我們回去吧!”徐懷意興闌珊的說道,似乎結局已然注定,他也不想再去掙紮什麼了。

…………

…………

“這些鼠目寸光的家夥,大概以為郭曹齡接替鄧珪出任巡檢使,王稟橫死淮源軍寨,一切就會恢復平靜!”

鄭恢等人藏身野杮子林裏,居高臨下可以清晰看到青柳溪橋左右的情形,見徐武富如此幹脆利落的出寨迎接鄧珪、郭曹齡,忍不住輕蔑的笑起來。

“接下來我們要怎麼辦?”董其鋒問道。

“鄧珪如此配合我們,當然給他賺點軍功再走啊!”鄭恢笑道。

“為何還要這般節外生枝?”陳子簫一臉好奇的問道。

“不將潘成虎這股人馬打潰掉,陳大當家你將他們納入虎頭寨,就不怕潘成虎將來也玩鳩占鵲巢這出戲?”鄭恢問道。

陳子簫拍了拍腦門,表示自己犯蠢了,沒有想這麼深。

見陳子簫這樣,鄭恢卻是頗為得意,心想這樣的人最好控製,又耐著性子跟他解釋:

“這一個月來,虎頭寨暗中招兵買馬,是有四百多人手了,但近一半是新手,要是直接邀請潘成虎率三百賊眾加入虎頭寨,潘成虎即便願意屈居你之下,我們也能完全放心啊——潘成虎實力還在,不可能唯你馬首是瞻的!不管怎麼說,潘成虎被打得越慘,對收留他的虎頭寨才越感激,同時也越容易控製……”

“確是如此,先生看透人心了。”陳子簫贊道。

…………

…………

新的巡檢使人已經到淮源軍寨,就等泌賜知縣程倫英以兵馬都監的名義確認調令之後,就可以正式交接。而鄧珪這次是在交接前夕,最後率武卒深入桐柏山剿匪,各家都還是頗給麵子。

接連三日,晉、唐、錢等家都陸續派出三五十寨兵過來助陣,連同軍寨武卒在內,很快就在青柳溪橋北側的營地,集結近四百人馬。

鄧珪目前還沒有新的調令,他打定主意,即便候缺一段時間,也比繼續攪和在這兇險泥潭裏更強。

這是他在淮源巡檢使任上最後幾天崗,他也就無需再去顧及地方宗紳的顏麵,更無需去澧恤手下這些主要來自各大姓宗族的兵卒。

待兵馬集結起來,他就驅使著往上柳寨進逼過去。

誰敢怠慢、拖延,鄧珪也是毫不猶豫的棍棒伺候,甚至還在陣前斬殺兩名不服管令的鄉兵。

當了兩年多的病貓,爺過幾天就走了,也該顯顯虎威了。

誰他娘攔著不讓他將最後的軍功撈走,誰就不要怪他翻臉不認人。

也就是在徐氏的地盤上作戰,需要徐氏提供諸多兵馬的補給以及強攻上柳寨的器械,而徐氏在這裏也人多勢眾,鄧珪才對徐氏稍微客氣一點,不敢去驅役徐氏的族兵。

眼前這一幕,也是潘成虎看傻了,心裏悔之莫及。

他之前所以敢留在上柳寨,原是料定巡檢司才百餘武卒不足為懼,而諸大姓宗族不會有哪家會拿自己子弟兵跟他們血戰硬拚的。

徐氏受他們威脅最大,而雙方在青柳溪兩岸糾纏十數日才那麼點死傷,主要還是折損在那莽貨手裏最多,這也足以證明他的判斷沒錯。

上柳寨是談不上險峻,寨墻也單薄,但左右村寨較多,就糧方便,更重要的是潘成虎知道越是危急之時,越不能手忙腳乳。

倉皇流竄,不僅諸大姓宗族不會輕易放過他,人心散了,賊眾各自散去,他最後能剩多少東山再起的資本?

他料來料去,卻沒有料到鄧珪會在這節骨眼上調任,而鄧珪會在臨去之時,會集結武卒鄉勇與他死拚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