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老師來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喬延就是授人以漁的那種老師。
在學校沒有讓他擔任班裏的代理班主任之前,李老師和喬延的交往也就僅限於和他討論一下班裏學生們的數學成績。但是每次去討論,也基本上是他說得多。喬延話實在太少,他問一句他說一句,有時候他都感覺喬延像是他的學生,他在提問,而喬延在回答問題。
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擔心喬延作為代理班主任後對班級的管理。而這麽幾周下來,李老師卻覺得喬延其實也並不是那麽不可依賴。
誠然他更適合技術崗不適合管理崗,可也並不代表他在管理崗上就做的一塌糊塗。高二的學生,都是十六七歲叛逆難管的年齡,喬延臨危受命,能遊刃在班級和他之間,在這幾周的時間,沒讓班裏的學生出大問題,這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經過這麽幾周,李老師對喬延的看法也有了根本的改變。除了看法的改變外,李老師對於喬延這幾周的幫助也是非常的感謝。
他一邊朝著樓梯下麵走,一邊看著幾乎和學生們差不多同樣稚嫩的喬延,李老師溫和地笑著,對喬延道。
“這段時間辛苦你了。”
李老師這麽說完,正低頭想事情的喬延抬起頭來,看了李老師一眼。待看向李老師後,喬延說:“應該的。”
喬延說完,李老師又笑了一下。
“我是知道這群孩子的。別看今天他們在班會上聽話懂事的樣子,但絲毫不影響我下周回來,他們還是不聽話氣我。”李老師說。
李老師在說著這話的時候,像是說著自己的孩子,語氣裏既有欣慰又有無奈,但是臉上的神情還是欣慰和幸福的。
喬延看著他還沒恢復如常的氣色,在聽他說完後,也收回目光笑了一下。
喬延沒再說話,但是明顯也因為他的話想到了些什麽。他雖然隻做了幾周的班主任,但天天接觸班裏的學生,和以前單純做數學老師時對於學生們的了解也是不同的。李老師喜歡做老師,喜歡做班主任,不光因為一些班主任費之類的現實原因,還因為整天和孩子們在一起,看著他們在自己的羽翼下發生著青春期發生的事情,他們會感覺自己隨著他們又重新度過了一次青春,這種感覺純粹而美好。
而現在他回來了,喬延代理班主任的擔子也重新卸下。即便如此,做過班主任後,和學生們的關係確實也實打實的深入了。以後也免不了一些學生,還是會把他當半個班主任來看。
而這對於喬延來說,李老師覺得也算是一件好事兒。喬延平時太沉默了,好像也沒有什麽朋友和社交。既然如此,讓學生們成為他的朋友也是不錯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