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池疑問,“母後要與兒臣說什麼?總不會是帶兒臣出來欣賞夜景的吧?”

太後仔仔細細打量鬱池,“你長大了,也高了,哀家回江南前,還有件事沒告訴你。”

鬱池疑惑,聽太後沉聲道,“是哀家在你被汙蔑時,為何遲遲沒回宮、沒寫信。”

鬱池連忙打斷,“母後,此事兒臣早就不在意了。”

“你不在意是你的事,該說的話哀家還是得說,這也是白丫頭教給哀家的道理。”

太後拍了拍他攙扶自己的手背,回身往她出來的偏殿望去:

“因為哀家知道,你皇兄無論如何不會殺你,頂多把你丟去封地,那個時候哀家想,你去封地也好,這樣我們母子就不會老拖累他。”

鬱池不懂太後口中的拖累是什麼意思,正欲細問,聽太後接著道。

“你初入朝廷,或許不明白朝堂的詭譎,若你皇兄真不信你,覺得你會派人刺殺他,別說等他從祁山回宮後你向他請罪,在事發當夜你就被誅殺在齊王府!連宮門都進不去!!!”

帝王的眼中容不下沙子,鬱池齊王的身份和年紀,本就時時刻刻威脅帝位,天賜良機,送上把柄,誅殺叛臣親弟,何人敢說他半句不是?

“到時候百姓也會說,你死的好。”

“可你皇兄沒有,不僅沒有還一直安排闕火調查,闕火是什麼身份地位你不會不知道,你皇兄都沒讓人把你交去刑部。”

“此事你若不信,哀家找來闕火與你對峙。”

太後傳召闕火,這也是她出來前,向鬱蒼討要機會的原因。

闕火得到鬱蒼的認可,太後有什麼答什麼,“當時齊王殿下情況危急,鐵證處處對您不利,屬下告知皇上按照證據,齊王殿下您-該-死!”

闕火複述事實,沒有冒犯之意,“後來有國師大人幫忙,您也很快洗刷冤屈。”

闕火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在太後的示意下,才超出自己職責範圍地說,“皇上沒有想過殺齊王殿下,就連您跪在延英殿外,也是為末將爭取調查的時間。”

“皇上回宮,奏案上七成是參您的奏折,您不跪給他們看,就是他們來跪皇上,下旨處決。”

鬱蒼本來就是個不擅長表達的人,表麵上是白曦力挽狂瀾,可要是沒有他的默許,鬱池早死了。

闕火:“皇上唯一生氣的事,是氣齊王殿下您老是中計。”

太後接話,“就算氣你,他也會幫你善後。還記得你去年生辰許願,被起哄許下想成為皇上那樣的人,後來除了外界的風言風語,你未折損半根頭發。”

“池兒,哀家要走了,哀家走前,不希望你和你皇兄有隔閡,白曦說水麵落入一顆小石子也會泛起漣漪,石子雖小,在清澈的水中又那麼明顯。”

日積月累,水裏的石頭有多少呢?

鬱池從闕火說第一句話開始,心裏就翻起驚濤駭浪。

說實話在跪在延英殿門前,他有埋怨過皇兄為什麼不信他,難道皇權比不過兄弟的血脈親情?原來還有這樣一段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