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1 / 2)

蘇盛錦平安回到王府,先去拜見太後,太後雖然緊張,但蘇盛錦總覺得哪裏有些不對。猶疑著回到自己臥房,再周全的地方都不如自己的床令人安心,蘇盛錦總算睡了個踏實安穩覺。

直到晏璃輕輕喚醒她,笑言再不起,給太後請安就遲了,蘇盛錦匆忙收拾趕去請安,安靜用過早膳沒多久,下人就來報太傅夫人前來拜見王太後。

顯然是家裏得知了消息特意來的,謝氏陪伴陪鄭姨娘前來,說了些堂皇官話,太後沒有讓她們獨處之意,鄭姨娘自然也不敢提,用過午膳便帶謝氏回去了。

蘇盛錦更加奇怪。

太後並不是不通情達理之人,如何此次連讓她們娘家人單獨說說話的機會都不給?

可惜,從霍地帶來的人少,多是太後身邊的人,蘇盛錦算有個心腹晏璃這幾天還陪著在宮裏,所以如何知曉太後有這微妙的變化需費些精神,看太後的情形,蘇盛錦還沒傻到直接召管家來問,有些事須在暗處進行。

好在有晏璃這個伶俐的人。

晏璃給了蘇盛錦這樣的答複:“王後住在宮裏的次日太後去上香了,正巧那日晉王妃也去上香,兩位貴人一起用了素齋便各自回府,餘下再沒什麼值得商榷的了。”

又是晉王妃?這位王妃如此喜歡上香?

可就算兩人碰到坐在一處吃了頓素齋,又能說什麼?

不過,很快,蘇盛錦想到另一件事還真不敢把晉王妃上香這件事就忽略掉:晉王是奚琲湛的勁敵。

晏璃仔細了下左右小聲對蘇盛錦說道:“這幾天在宮裏,我聽說皇後娘娘舊疾複發,近來好像有些不好。”

蘇盛錦有些疑惑,那日所見,皇後明明紅光滿麵,隻是稍微有些氣喘,難道不是因為體豐怯熱?若真如晏璃所講,這事情還真要仔細思量一番。

皇後若真去了,後位不能空懸,那晉王之母珍貴妃極有可能入主中宮,如此一來,晉王搖身一變就成了嫡子,與奚琲湛勢均力敵。

蘇盛錦想出了一身冷汗,千小心萬提防竟還是被卷入帝位爭奪中了?

難道太後認為她被皇太後留在宮中是為了讓她勸奚景恒投靠太子一邊所以才麵有不悅?

“主子,也許隻是湊巧,歸根結底都是男人們的事,您安心養胎便是,山高水遠的,那位……也不是聽勸的主兒啊。”晏璃勸說蘇盛錦。

她當然知道奚景恒不會聽她的勸,可萬一太後老人家以為會呢!萬一太後老人家以為她會為了蘇家的利益勸說奚景恒呢?

蘇盛錦有些煩躁。

煩躁總歸無用,接下來的日子,蘇盛錦安心養胎,一邊想方設法與太後表明自己的立場:她隻想後半輩子安心的養大肚子裏這個小家夥,別無他想。

太後聽著,偶爾會笑笑,不經意投過來的眼神卻能讓人脊背發涼,蘇盛錦真是越來越不明白了。

還沒等把太後安撫完,宮裏的惠嬪歿了,聖旨說以妃禮葬之,更因她貴為皇後的親妹妹,各府的誥命們哪敢不到皇後麵前賣這個情麵,雖然都不盡然知道這姐妹倆到底是親是疏。

蘇盛錦也不敢。

王太後得了聖旨不必進宮,蘇盛錦鄭重收拾了帶晏璃並丫環侍衛進宮,在宮門口遇見了同進宮來的嫂子謝氏,方知不少府中的老太君都得了特旨,各個心裏感念著呢。

蘇盛錦與嫂子並不夠親近,大約是因為兩人都足夠沉默的緣由。

惠妃的靈停在奉安殿偏殿,正殿裏端坐著神情哀傷的皇後並幾位數得上的妃子,蘇盛錦她們先去拜見了皇後然後才去偏殿上香,之後自然還是要到皇後麵前立著說幾句寬慰之語。

再轉回正殿時,皇後身邊一個年輕女子,十*歲的模樣,一身素白,正微微彎著腰在皇後跟前說話,態度親昵自然。

“時辰也差不多了,各位也都回宮歇著吧,碧兒,隨你婆婆回宮去,這兩天珍貴妃最是受累,你看著宮女太監們好好伺候著。”皇後說道,聲音裏透著疲憊。

蘇盛錦聽聞卻不自覺看向那年輕女子。

如此說來,這女子就是晉王妃?

晉王妃,不就是奚琲湛姨母家表妹金碧麼?說來湊巧,當年她入宮侍讀的時候,金碧去翠微行宮養病;回京之後蘇盛錦去上香,因自己傷了臉沒到晉王妃麵前拜見,又錯過了,等到了太後千秋,聽說她摔傷了腳,太後令她在府中休息,又沒碰上。

沒想到今日卻見著了。

他們霍王府好像與晉王夫婦挺有緣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