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隋軍中通曉流求語的昆侖人跟他們接洽,發現是先前那夥來招撫讓他們去朝貢的人後,立馬再次拒絕了慰諭。
於是陳棱、張鎮周率兵進攻不服王化的蠻夷,
流求王歡斯渴刺兜很快被擊敗,隋軍攻克低沒檀洞,並擊殺了小王歡斯老模。
後隋軍乘勝進攻,流求王雖拚死抵抗,可仍不敵隋軍,波羅檀洞被克,流求王也被斬。
隋軍達成出征目的,斬殺大小王,並俘虜流求王子島槌,以及數千男女,最後焚毀王城,得勝回朝。
陳棱他們的跨海征討,純粹就是為了楊廣的一個麵子,出動萬餘人馬,耗費無數錢糧,甚至傷亡不少將士,
結果打完了就走,既沒留下來占領攻下的土地,也沒有移民屯墾。
從經濟上來說,這肯定是大虧特虧的。
不過事情其實也並不是這麼簡單,流求王之名“歡斯渴剌兜”、小王之名“歡斯老模”,其實是天竺語頭領之意,並非真正本名,翻譯大約是憍陳如王朝某某大王。
南梁天監二年,扶南國遣使入貢,梁武帝詔書中就直接呼扶南王名諱為“扶南王憍陳如闍邪跋摩”。
而流求小王所居的低沒檀是扶南王國的舊都毗耶陀補羅的別譯,意為獵人城,大王所居的波羅檀則源出佛經《大智度論》,意為渡布施河得到彼岸。
所以隋軍征討斬殺的大小王,還有攻破的那兩座城池,其實不完全是流求島土著,他們更大可能是來自扶南國王子在海外建立的殖民點。
這種情況在那時也並不罕見,南洋諸島海上往來貿易較頻繁,也有王族部份去別的島嶼建邦立國的,甚至有些島國敗亡後,出海跑到其它島上再建國,甚至後來再殺回去複國的也不少。
隋軍征討林邑時,中南半島上的真臘國就吞並了扶南國大部份疆土,隋軍攻打林邑後帶回來的南人中,就有不少是真臘人和扶南人,後來帶著他們還去征討流求。
扶南被真臘吞並大部份疆土,國力衰弱,有部份王族、貴族們航海到其它島上去,也是很尋常的傳統了。
而隋軍後來會去征討流求,也可能是跟隋軍有了接觸的真臘人,想辦法挑動的,真臘人借隋軍之手,去打擊扶南在外的勢力,以免他們將來卷土重來。
扶南國印度教在流求島的殖民據點,倒是因此被隋軍攻滅。
武懷玉給皇帝的這封關於流求的信很長,
從三國東吳尋夷洲,說到前朝隋跨海征流求,既說了流求很大,也說了島上土著很弱,但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是塊未開發的寶地。
距離漳泉福不過幾百裏而已,卻有漳泉福三州那麼大,
武懷玉提出開發這個夷洲流球,還說他已經掌握了從廣州到流求的航線,當然最重要的一件事,
是武懷玉提出了一個交易,
他願為大唐率軍渡海征流求,為朝廷開疆拓土,攻下流求後,為大唐置流州。
武懷玉自請改封流州。
世封江州換世封流州,這個請求真是出人意料的很。
夷洲雖大,可那在海外,江州好歹也是中州,有近兩萬戶人口,而且雖在江南,但處於長江中遊重要位置,長江、贛江兩條重要水道商路,比起個盡是蠻夷的海外大島,不知道強多少倍。
在皇帝心裏,別說這個還在蠻夷手裏的流求,就是已經設有崖儋四州的海南島,也比不過一個世封江州刺史啊。
長孫無忌道,“武懷玉一直反對陛下的世封刺史之製,這自請改封夷洲,隻怕是以退為進的再次反對吧。”
“陛下,世封夷洲就真顯得苛待功臣,有貶降遷徙之嫌了。”
“這夷洲可比儋州還更偏懸海外呢。”
一眾元老都覺得武懷玉肯定不是真想去流求,這不過是反對世封刺史製度罷了,
秦瓊坐在旁邊一直沒怎麼開口,哪怕說到他的義子,
“叔寶,你也覺得懷玉是在抱怨,是在叫屈,是認為朕的世封功臣,反而是在遷徙?”
秦瓊起身,“陛下,懷玉的信看上去不像是在抱怨,倒像是真的想為朝廷做點實事,
這個夷洲想不到居然比海南島還要大些,朝廷在海南島上置有四州,如今馮冼兩族大力開拓海島,
臣覺得夷洲島雖不比海南島與大陸往來方便,但潛力也當不小。若是能拿下來,開墾經營,移民屯田,或許是大有可為。
懷玉也是一片赤誠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