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封建親賢世相襲(1 / 2)

第847章 封建親賢世相襲

貞觀七年,

正旦。

長安,天子自九成宮巡幸而返,在太極宮中舉行隆重正旦大朝會,接見四方使者朝賀,稍後舉行宮宴。

宴會上皇帝李世民很高興,招來太子在身邊,對他小半年的留守監國表現非常滿意,當著中外諸人的麵大加讚賞。

平時很少喝酒的皇帝今天破例多喝了幾杯,借著酒勁,紅光滿麵的皇帝宣布了一道詔令。

分封諸王,賞賜功臣。

皇帝舉著犀角瑪瑙杯,站在殿上朗聲道,“周封子弟,八百餘年,秦罷諸侯,二世而滅。呂後欲危劉氏,終賴宗室獲安,封建親賢,當是子孫長久之道。”

“今朕定製,以子弟荊州都督荊王元景、安州都督吳王恪等二十四人,又以功臣太子太師趙州刺史長孫無忌、尚書左仆射宋州刺史房玄齡、太子太傅齊州刺史秦瓊、太子太保江州刺史武懷玉等二十四人,並為世襲刺史。”

此言一出,殿上很震驚。

皇帝要分封,去年就動作很大,知曉內情的大臣也不少,甚至也知曉皇帝還要世封功臣,

可都以為這事還早,或者說這事又是雷聲大雨點小,

豈料還真就突然下詔了。

而且跟之前傳聞的那些內容還不一樣,比如之前傳聞荊王等皇弟是要分封到黔中南中等地去,李恪等皇子則也是分封到巴蜀嶺南等地的,

世封刺史的功臣聽說原本也隻有十二人,

如秦瓊本是封瀛州,也有說封徐州,但這次卻是封齊州刺史,再則就是世封功臣達到二十四人,

基本上得到過實封食邑的功臣,除了裴寂王君廓羅藝等因謀亂叛亂被誅殺或除爵的,這次都在世封之列。

二十四位皇弟、皇子分封刺史,以州為國。

二十四位功臣,分封為刺史,子孫世襲。

殿上不少大臣聽聞,都變了臉色,覺得皇帝這分封太過突然,難以接受,禮部侍郎李百藥就立馬站了起來要進諫,

結果皇帝直接一擺手,

“今日新年正旦宮宴,開開心心,吃酒看舞,不談它事,”

“接著奏樂,接著舞!”

宮廷樂聲再次響起,教坊的舞女也接著跳舞,有殿中禦史過來,讓李百藥坐下。

這一晚,皇帝喝的有七八分醉意高興而歸。

李百藥回到府上,立馬就研墨提筆寫奏疏進諫,

“臣聞經國庇民,王者之常製也,尊主安上,人情之大方。

思闡治定之規,以弘長世之業,萬古不易,百慮同歸。然命曆有賒促之殊,邦家有治亂之異,退觀載籍,論之詳矣。鹹雲周過其數,秦不及期,存亡之理,在於郡國·····”

李百藥提筆走龍蛇,洋洋灑灑寫下萬言諫書,希望皇帝不要開曆史倒車分封,尤其是不要分封功臣為世襲刺史······

這晚長安城,很多人無眠。

連位列世封刺史第一名的長孫無忌,也睡不著,坐在書房裏跟心腹、子弟們徹夜長談。

長孫無忌很不高興,甚至有幾分不安。

“臣披荊棘事陛下,今海內寧一,奈何棄之外州,與遷徙何異!”

國舅爺長長歎聲,當今天子登上寶座,他功論第一,可在貞觀初短暫做了宰相後,一直不再得實職,領著開府儀同三司、太子太師的虛銜到如今,但起碼還在長安,起碼還經常能伴駕左右,參謀谘議。

可現在皇帝賜封他為趙州刺史,雖說是世襲,但長孫無忌關注重點卻是趙州刺史。

難道皇帝這是變相的要將他棄之外州,要將他趕出權力中樞?

徹底厭煩他了?

趙州在河北,那也是中原腹心要地了,雖經曆隋末戰亂,但如今也是恢複的很快,子孫世封趙州刺史,這看起來不差。

可長孫無忌卻怎麼都覺得這有問題。

“得想辦法勸諫陛下。”

“怎麼勸?”

長孫無忌貞觀初一步登天為宰相,權勢無匹,以致於長孫皇後都屢屢向皇帝勸說,不願兄弟為宰相,為願家門過旺,免得盛極而衰,

這確實是事實,就算經曆這幾年,長孫家族在長安,在朝堂上,依然是極有權勢的,尤其是隨著高士廉的回歸複相,長孫家族勢力又有抬頭。

假如皇帝真是因為長孫家勢力太大,以免將來外戚勢大,所以現在借這機會要把長孫家族遷到地方去,這時長孫無忌反對世封功臣,那就很不好了。

“找個合適的理由。”

長孫無忌想來想去,一位門客找了個理由,“怕子孫後代不肖,治理不好趙地,到時被朝廷責罰,輕則子孫殞命,重則斷絕祭祀,

這非朝廷善待功臣的初衷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