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農戶人家的立身之本,秋收更是重中之重。
顧清止不在,林潤潤躲不成懶,一大早起來在倒座房聽村子上負責的幾個老者彙報事項,順帶做決定。
最先彙報的是李老爹,瓦匠出身的他負責村子上蓋屋子的事宜。
磚瓦建造的倒座房裏格外亮堂,原本坐在長椅上的李老爹起身對著林潤潤回話:“回夫人,按您說的集體宿舍蓋好了。
公用水井打了,茅廁挖了,隻是路麵還沒來得及壓平整,您看哪日通知新來的人搬過去住合適?”
林潤潤第一次如此正式的聽比她年齡大上好幾番的老者彙報事情,壓了壓手,示意他們無需講究這些虛禮,坐著回話即可。.伍2⓪.С○м҈
然後笑著說道:“她們籠統居住在前方的五間屋子裏,怕是早就想搬了。
今日就搬吧,路麵不平整沒事,走的人多了,自然就平整了。”
農作物相繼成熟,等著秋收,聚餐的那五間屋子要騰出來,秋收的時候統一用於安排一日兩餐。
還有鋪了青石板的廣場,用來晾曬農作物最適合。
“好!”李老爹得了指示,樂嗬嗬的退回坐下。
“回夫人,新來的人在大山村的田地畝數算出來了,請您過目。”洪大叔起身上前幾步,遞上一張單子。
林潤潤快速的看完,發現大山村的田地真不少!
土地不算,水田竟然有上百畝!全部種了水稻。
轉而一想,大山村有二三十戶人家,平攤下來一戶三五畝田也是可能的。
她看向洪大叔,擔憂的問:“咱們村子的人夠用不?秋收來得及嗎?”
洪大叔也在為秋收的事犯愁,他說出自己的想法:“之前多了孫老爹他們一群人的加入,咱們村子的秋收是不成問題了。
隻是如今多了大山村的田地,而新來的人大多是婦人孩童,大山村田地離咱們這兒小半個時辰的路程,讓這些婦人孩童去秋收肯定來不及。
水稻是精細糧食,萬萬不能浪費,稻草做香皂用的上,也不能丟,所以我想著派村子上的漢子和擅長割水稻的婦人一同前往,將稻子連帶稻草用牛車一並拉回,曬幹脫粒後,稻子入庫房,稻草入香皂工坊。”
林潤潤點了點頭,表示認可。
洪大叔得到認同,又繼續說道:“苞穀小米也是如此,全部一同拉回來晾曬脫穀。
苞穀杆是牲口愛吃的草料,咱們村子牛馬驢特多,冬天大雪封山以及來年青黃不接的時候,這些牲口的口糧不用操心了。
新來的孩童雖多,做重體力活不成,但五六歲以上的在咱們村子後方土地上掰苞穀、撿花生摘紅豆綠豆等輕便農活還是可以的。”
林潤潤張了張嘴,本想說五六歲的娃娃就要幹活了?
果然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她回道:“可以,不過太小的孩子不做要求,以身體健康為主。”
洪大叔笑著回應:“那是自然,其實太小的孩子指望不上太多,無非是跟在大人後麵,撿撿土地裏沒顧上的花生啥的,那都是糧食,浪費一粒都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