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隊伍剛剛集結,雍軍騎兵便鋪天蓋地殺來了。
納爾黑嘶聲竭力大喊,“不要慌亂,迎戰!迎戰!”
兩支大軍在草原激戰在一起,這一次雍軍沒有用傳統的戰法,他們是用騎兵,訓練多年,最終還是要用在戰場上。
雍軍騎兵最大的特點是百人為一隊,騎兵都頭統領,都頭陣亡,副都頭繼續統領。
他們所有戰術都圍繞著百人隊進行,混而不亂,各種戰術配合都打得十分精彩。
雖然雙方都是六萬大軍,但出現的作戰效果卻是幾個雍軍騎兵對付一名乃蠻部騎兵,這就是一種作戰效率的問題,比如一個小時內,一名乃蠻部騎兵隻有二十分鍾在作戰,其餘四十分鍾都在無用功地奔跑,找不到作戰機會。
而雍軍士兵訓練有素,配合默契,作戰效率極高,一個小時內有五十分鍾都在作戰,作戰效率是乃蠻部騎兵的兩倍半,最後表現出來,就是兩個半雍軍騎兵在對付一個乃蠻部騎兵。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裝備差異,十萬雍軍披掛地都是鐵鱗甲,使用精鋼短矛,還有鋒利的戰刀和盾牌,而乃蠻部騎兵隻有皮甲和粗糙的長矛,還有質地粗劣的戰刀。
在某種程度上,雙方打的就是國力,一個草原部落怎麼可能和國力強大、技術精湛的東方帝國相比。
乃蠻部騎兵的長矛可能要三到五次才能刺穿雍軍的鐵鱗甲,但雍軍騎兵的精鋼長矛一擊就能將對方刺個透心涼,這就是兵器裝備的代差壓製。
雙方戰鼓聲隆隆,喊殺聲響徹大地。
這時,可敦城的五千西遼騎兵出擊了,但他們目標不是雍軍的後背,而是雍軍的後勤大營。
五千西遼騎兵向數十外的雍軍後勤大營奔去。
負責監視可敦城的六千草原聯軍被西遼騎兵殺怕了,不敢阻攔,他們急急趕回去向後勤軍主將劉錡彙報。
這次劉錡是作為高定的副將出征,這還是他再三爭取到的機會,能夠出征異族,為子孫開疆辟土,是每個漢族軍人最大的榮耀。
劉錡得知五千敵軍騎兵殺至,他當即兵分兩路,命統製孫劍和王開各率五千騎兵埋伏在南北,待敵軍狼狽撤退時,出擊包圍敵軍。
西遼騎兵也同樣孤注一擲,他們在賭雍軍後勤大營防禦空虛,摧毀了後勤大營,就能使雍軍不戰而敗,這是他們扳盤的唯一機會。
當然,這也是西遼軍的傳統,他們特別喜歡偷襲敵軍後方,並且屢屢得手。
這一次他們故技重施,也希望能夠大獲全勝。
雍軍的大營出現在兩裏外,大營外圍隻有少許巡邏士兵,他們顯得驚慌失,調頭便逃,慌亂的號角聲不斷吹響。
西遼萬夫長大喊道:“殺啊!”
“殺啊!”五千西遼騎兵如奔騰的潮水向雍軍大營殺去。
五百步了,西軍大營上空忽然出現一片烏雲,是密集的萬支重箭,速度快疾無比地向西遼騎兵射來。
“是敵箭,躲避!”
萬夫長嘶聲大喊,這才是措不及防,西遼騎兵連舉盾都來不及,萬支重箭如暴風驟雨般射進了騎兵群。
騎兵群內一片慘叫,西遼騎兵的皮甲根本抵擋不住重箭從空中射下的穿透力,甚至不少士兵舉起盾牌也抵擋不住。
強大的破甲箭射穿了盾牌和皮甲,騎兵一片片落馬,五千騎兵中有兩千人中箭,敵軍萬夫長也被一支重箭射穿頭顱,當場慘死。
騎兵還在慣性地向前狂奔,第二輪一萬支重箭再次鋪天蓋地射來,西遼騎兵毫無防禦之力,無數士兵慘叫落馬。
僅僅兩輪箭,五千騎兵便隻剩下一千七百餘人,掉頭便逃。
劉錡看得清楚,他立刻喝令道:“傳令出擊!”
“嗚——”
底沉的號角聲吹響,兩支騎兵在兩名統製將軍孫劍和王開的率領下從南北殺來,一萬雍軍騎兵將剩餘的西遼騎兵團團包圍。
。您提供大神高月的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