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還沒有開打嗎?”
當一名身穿著趙宋百姓服飾的男子進山來到人群中時,李南一臉著急而緊張的問著。
“回大人的話,還沒有開始,但遠遠我看到了金龍大旗,應該是蘇石親自趕來了。”負責下山打探消息的斥候,聲音略帶喘息般的回答著。
這夥人正是從汴梁城談判歸來的李南隊伍。他們已經緊趕慢趕了,但龍軍先鋒還是先他們一步趕到了蘇州城外,並開始了加強戒備,嚴盤路過人等。
生怕被龍軍給碰上,暴露了自己的身份,李南便帶著大家躲到了山中,一邊打探著局勢,一邊想著應對之法。
當聽到代表蘇石的金色龍旗出現在蘇州城下之後,李南便歎了口氣道:“我們猜測的果然不錯,這個蘇石真是衝著蘇州城來的。看來當初就不應該行刺殺之舉呀。”
做為李唐的高層,李南對於刺殺的事情自然是知曉的。當時他也投了讚成票,在他看來,派出八名絕世高手完成刺殺任務是有用的。就算是他們都戰死了,以八人之死換來對蘇石的嚴重打擊,怎麼看都是值得的。
可就是沒有想到,八人竟然會失手。這可是八名絕世呀,這也是多年蟄伏下來,李唐好不容易積攢出的實力,卻是連刺殺任務都完成
不了,真是不敢想像,蘇石的老巢到底防守的多麼嚴密。
進攻犀利不說,防守還這般的嚴密,老天呀,你到底給李唐找來了一個什麼樣的對手?
早知道如此的話,當初在蘇石實力還弱小的時候,他們李唐就算是多費上一些力氣,也是要將此人給斬殺的。
隻是現在,說這一切已然晚矣。
李南還在想著眼前之局如何破解的時候,在他身後不遠的文彥博,此時心中也在打著屬於他的小九九。
他可是親眼見過蘇石帶著龍軍是如何勢如破竹的打敗蠻蒙騎兵。
那一幕,他是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等回到了汴梁城之後,他就把看到的一切告訴了趙允讓,跟著就被下了封口令,嚴令他不得將此事外傳,不然就治他的重罪。
不能對別人去說,文彥博心中卻是十分清楚蘇石的不好惹。
麵對這樣無法對付的人,文彥博認為,隻能是談判來解決問題,選擇戰爭那就是自取滅亡。
他也相信,隻要趙宋拿出足夠的誠意來,還是有可能會談判成功的。世上的很多事情就沒有多少是談不攏的,最終要看可以付出多少而已。
隻是可惜,蘇石提出的是讓趙宋整體投降,而這是趙允讓絕對不能看到不能發生的事情。在加上現在的趙宋還是有一些底子在,沒有打過之前,趙允讓就不會在重啟談判之事,他自己的一些想法也就隻能放在肚子裏。
萬沒有想到,自己還等
著重新談判被重用的時候,趙允讓竟然就安排他做為特使前往蘇州。說實話,文彥博是打心底裏不想來,在他看來,李唐也不可能會是蘇石的對手,這一次的聯合根本就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可是想歸想,有了旨意他不敢不服從,這便一路跟來了。在然後,他竟然連蘇州城都沒有進去,就被擋在了外麵。
這幾天,外麵發生了什麼,他也知道了。李南並沒有避諱他的意思,畢竟他們現在可是合作的狀態。派出打聽情報的人員回來說了些什麼,他也是聽得一清二楚。
正因為聽得清楚,文彥博心中便知曉,這一次李唐怕是要完了。
自詡是聰明人的文彥博怎麼可能會跟著一個要完蛋的人在一起呢?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文彥博為了活下去,甚至是為了可以更好的活下去,便打起了其它的主意。比如說,抓了李南將他獻給蘇石。
做出這樣的決定,或是說有了這樣的想法,文彥博可是沒少說服自己。
首先,蘇石也是漢人,他投靠蘇石並不算是民族背叛。
其次,相比於趙允讓父子,蘇石更能讓漢民族強大起來,讓百姓變得富裕起來。
所謂背靠大樹好乘涼,即是如此,當然要找一顆大樹來做為依靠。顯然,怎麼比蘇石的腿都比趙允讓的粗。
再說了,良臣擇木而棲,即然知道蘇石一出,趙宋都要完蛋,那還等些什麼。他現在人已經不在汴梁
城了,那就是絕佳的機會,若是不趁著現在聯係蘇石,難道要等到汴梁城破之後,自己成為了俘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