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趙宋再出昏招(1 / 2)

�T���p宰相杜洐舉著白玉芴板,說出了一計上策。

“行了,這種三歲小孩子都不相信的話,蘇賊能信?既然這是上策,當還有中策與下策,都一並說說吧。”

杜洐碰了一鼻子灰,一步就退了下去,換成另一位宰相賈昌朝站出說道:“陛下,下策就是調集大軍,不計代價地圍殺蘇石。如此,就可以把他帶走的錢財全數拿回。甚至還可以逼其交出商道來源,把壞事變好事。”

“代價太大,可曾考慮若是我們這樣做了,遼與西夏和蠻蒙會不會來打秋風?哎,計劃太過冒險,說說中策吧。”趙禎又是了搖了搖頭,顯然他並不想去冒險,他骨子裏就沒有這個膽量。

上策與下策皆為不可,另一位宰相龐籍就一臉苦相地站了出來,“陛下,中策是與蘇石談判,當然不是為了讓他投降,而是讓他離開大宋,天下之大,可去其它之地。”

這就是勸離了。

說難聽的就是,大宋拿他沒有辦法,也不想與蘇石為敵,索性便放他離去。但蘇石也要保證不在霍霍宋的。

所謂的天下之大,就是讓蘇石去其它地盤鬧騰去。

說到底,中策就是打不過躲得過吧。

這個主意,倒算是說到了趙禎的心裏去。最主要的還是這樣做,根本不需要大宋付出什麼,這一點尤其讓趙禎喜歡。

“這個中策不錯,但不知道應該派何人與蘇石交涉呢?”趙禎先是點頭,隨後反問著。

“可派樞密使包相公前往。”龐籍沒有猶豫地就說出了人選,可見之前早已經有所準備。

事實上,所謂的上中下三策,都是相公們一起想出來的。而三位宰相以抽簽的方式分了這三策,隻是龐籍運氣不太好,選到了中策而已。

千萬不要以為這般的大事,用抽簽來決定是兒戲了。事實上,曆史的朝代之中,有很多決定大事的時候,是用著兒戲的方式來決定。

“包希仁?”聽到是這個人選,趙禎頗為滿意地點了點頭,包拯與蘇石的關係很近,這一點他早就知曉。現在大宋與蘇石翻了臉,讓與蘇石有舊之人前去,的確是不錯的人選。

隻是單令包拯一人前去,趙禎是有些不放心的,他生怕到時候在發生什麼自己不可獲知的事情,徒生意外,這便看了看龐籍道:“龐愛卿,辦法即是你想出來的,不如你也去一趟北境,與包愛卿同往吧。對了,這件事情辦好了,包愛卿也是應該回到京城了。”

這便是包拯出麵的條件。

至於龐籍,那純是運氣不好,抽到了中簽。他似是早就知道了會是這樣的結果,麵色又是一苦而抱拳做揖道:“臣遵旨。”

蘇石的事情采取的是談判的方式進行,結果如何現在都未可知。而接下來要談的就是國之財政的大事。

當趙禎把話題扯到這上麵之後,下麵的臣子一個個皆低著頭,一副要當啞巴的模樣。

涉及到錢財大事,誰都不想開口,這原本就是正常之事。畢竟想要弄更多的錢,難免就會得罪人,這樣的活計往往都是出力也不討好。

大家都不說話,趙禎自然不會滿意,這就直接點起了名字,首先點的就是三司使宋癢。誰讓對方把國庫錢財存入到了華夏銀行呢,現在出了問題,不找你找誰。

宋癢其人,或許是性格如此,又或許是職責所在,讓他從不在朝廷之中拉幫結派。

想來也是,一個管著一國之財政的大員,若是在結·黨營私的話,皇帝必不能容。

被點到名字的宋癢,並不像其它臣子一樣支吾半天說不出個道理來,相反他似是早有想法地說道:“陛下,臣的意見隻有一條,加田稅?”

“萬萬不可。”

宋癢不過是一開口,其它的大臣們就像是活過來一般,集體給予著反對。

田稅可稱農稅,但之間還有所區別的。

宋代的田賦相對其後的朝代實際上是比較輕的,原因當然不是宋代的統治者仁慈,而是對地方的控製力比之後朝都要弱,且宋代的統治者在立朝之初並沒有重新進行土地分配,加之在中央集權的帝國中,法令推行的成本之高導致難以貫徹到基層,而且五代消滅了地方上舊有的世家,豪強,儒學家們還在重建宗族,因此難以調查到實際控製田畝的統治者也就隻能被迫“輕田賦”,這在宋史和宋代的詔令中都有所體現。

這就導致宋朝對田稅寬容,在其它方麵賦稅較重。像是有商稅、酒稅、茶稅、鹽稅等等相比就較重,這也是大宋富裕的根本原因。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