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他們都不敢想著去圍剿蘇石,隻要他不折騰自己那就是萬幸。而就是這個時候,上京城的那些遼國官老爺們終於就和談之事談論出了一個結果——同意。
蘇石現在雖然不鬧騰了,但他的存在,讓周邊很多城池不得不封閉。
時間短還能堅持得住,可若是時間一長,城內這麼多人,總是要吃喝的,難免就會出問題。
即是上麵同意和談,張儉便自告奮勇做了大使,帶人直向著大宋汴梁而去。
相比於以前出使宋國,就沒有一次像是這回這麼急的。
張儉連轎都沒有座,就這樣在上百親兵的保護之下,騎馬來到了大宋,直奔汴梁城而來。
汴梁城,提前一步得到了消息,遼國將派新任三司使張儉來訪,商量的就是兩國和談,並世代友好之事。
以往遼使來宋,一般都不會這般明確地把目的給講出來。
透露一點大概意思就算是不錯了,這回卻是提前就把目的說了出來,也就是意在告訴大宋,你們做好準備了,我們不準備打了,你們看看應該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
相比於遼國,宋國更不願意開戰。
宋國可是防守方,且一防守還是防守三族,一個弄不好,很可能就會有滅國的危險。
現聽到遼國不想打了,把朝堂上這些老爺給高興壞了。這樣的情況下,就沒有一人想要著提出條件的事情。
他們擔心,擔心萬一自己提了條件,遼國再不答應,還要繼續打下去可怎麼辦?
卻沒有人去想,能有今天的這個局麵,是誰創造的。
如果不是蘇石很能打,且不需要任何的後勤補給,可以神出鬼沒,遼人可能會低頭嗎?
文彥博自告奮勇,在張儉還未到汴梁之前,就擔任了與遼和談權全大臣的身份。
他認為,這是一次自己表現的機會,正好可以彌補之前判斷失誤,做出對西夏錯誤判定的事情。
趙禎與文彥博的很多治國理念還是相同的,也很欣賞他,就給了他這個機會。
十一月,張儉入了汴梁。
僅僅是五天時間,雙方就達成了和談的相關事宜。
遼與宋依然是兄弟國家,有著兄弟之盟,互不侵犯。
宋作為弟弟,依然還會向遼每年進貢,數量是銀一萬兩、絹一萬匹。
與之前的進貢數額還是一樣的。在早的時候是銀十萬,絹二十萬匹。但隨著蘇石幾次出手,已經降到了低點。
如果這一次蘇石在汴梁的話,一定會站出來,把進貢這個事情給徹底抹掉。
很可惜的是,蘇石不在,而別人沒有這樣的底氣,生怕和談會失敗,便認可了之前的協議。
也就是說,遼沒有任何的損失,就達成了和談。這也足證明,朝廷這些老爺們,多麼的怕遼國,多麼的不自信。
和談達成之後,張儉又提出了一個額外的條件,那就是希望有宋朝大臣可以和自己一起回到遼國,去往石門鎮,把雙方已經和談的事情通知蘇石知曉,也好讓他可以退兵。
其它的都好說,可是談及派人跟著張儉一起赴遼,臣子們便開始相互推諉起來。
誰也不知道,這是不是遼人要坑殺大宋臣子的陰謀。
如果是,以宋怕遼的事實,就算是死了一個大臣,怕是也無人敢替其討回公道,那豈不是白死了?
話在說回來,就算是張儉沒有坑殺他人的意思,他們真的去了石門鎮,見到了蘇石,那真的就能說服對方退軍嗎?
蘇石其人,說是好打交道,那是真的好打。
就像是朝中不少臣子就與蘇石有著商業聯係,讓這些人賺了不少錢。
可說到不好打交道,那還真不好打。同樣是朝中的不少臣子,可是沒少被蘇石挖苦、甩臉子。甚至還有像是範仲淹這樣的,直接因為蘇石被罷了官的。
這一次和談就是蘇石努力下得來的。
可這一次和談,大宋卻沒有討得什麼便宜,這個時候誰知道蘇石會不會生氣?
如果真的生氣了,他不退兵,誰能將之奈何?
怕是整個大宋,也就隻有官家的話,蘇石才會聽。
但問題是,趙禎又怎麼可能跟著張儉入遼,那豈不是把國運都壓上了,就算是趙禎有這個膽量,其它的臣子也是不會同意。
派誰去,誰去能解決問題?
這就是成為了和談之後最重要的事情。
張儉擺出了一副,沒有人跟著自己,自己就不離開,那遼與宋也不算是和談成功的樣子就是賴著不走了。
。您提供大神浪子邊城的帶著係統來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