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不久,那雙手還曾極盡溫柔地為她拭去腮邊的淚。

十多年的守望,隻有這麼一次親密接觸。

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她忽然有點後悔,那天,明明氣氛那麼好,她為什麼不趁機親他一下。

她該大膽一點的,可惜當時,隻顧著害羞了。

真的好可惜。

以後她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沒機會親他,也沒機會再叫他的名字。

眼淚從緊閉的眼瞼滲出來,她索性睜開,讓它們流個痛快。

她站起身,雙腿發麻,搖搖欲墜,她想,就這樣墜下去或許也不錯,這樣她就可以去見他了。

不行啊,太子不在了,先生還在呢,她不能讓先生再添傷痛。

她穩住身子,慢慢從假山上爬下去,直接在底下的水池裏洗了臉,到前院去見效古先生。

效古先生也是一夜沒合眼,再去門口問,仍然是得不到任何回答,也不允許出門。

就這樣整整捱了三天,終於來了一個將領,說信王聽聞效古先生學識淵博,做得一手錦繡文章,因此想請先生寫一份擁立書,讓願意歸降的官員都在上麵簽字畫押。

效古先生拒絕了信王的請求,並啐了那將領一臉。

將領惱羞成怒,拔刀要殺效古先生,被隨後趕來的信王李承啟砍掉了腦袋。

李承啟說自己仰慕效古先生已久,隻要先生願意歸降,仍可繼續擔任太子太傅,教導新太子聖人之學,治國之道。

他既這樣說,效古先生和玉娘便明白,太子是真的不在了。

效古先生又啐了李承啟一口,說自己就是教一條狗學識字,也不會教他兒子,讓他死了這條心。

李承啟氣個半死,卻不肯死心,下令繼續圍困韓府,等他登基之後再說。

後來,駙馬宋憫親手寫了擁立書,李承啟讓手下兵將拿著擁立書去京中官員府上挨個拜訪,願意簽字歸降者官升三級,不願簽字歸降者,滿門抄斬。

明昭帝仁慈寬厚,朝中有相當一部分官員對他忠心耿耿,大家都打定了主意誓死追隨明昭帝,絕不向叛賊投降。

然而,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向來對明昭帝最為忠心的定國公杜關山,竟第一個帶頭簽下了擁立書。

一時間,罵聲四起,杜關山成了天下皆知的賣主求榮的大奸賊。

有了他帶頭,朝中官員投降了一大半,效古先生聽聞消息,氣得破口大罵,將杜關山罵得狗血淋頭。

總之,不管有多少人投降,效古先生寧死不降,而李承啟仰慕他的學識,又舍不得對他痛下殺手,好幾次將他請到朝堂上,當著百官的麵對他好言相求,可惜無濟於事。

效古先生說,忠臣不事二主,他死都不會為新皇效忠,如果李承啟真心不想殺他,就請放他告老還鄉。

李承啟還是舍不得放他走,日複一日將他困在府裏,時不時打發人來遊說於他。

隻是每個前來遊說的人,最後都是頂著一臉口水離開。

時間一長,再沒人願意上門,雙方就這麼幹耗著,整整耗了半年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