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客人之後,杜若寧私下問杜關山:“阿爹後來又和外祖父說了什麼?”
“沒說什麼。”杜關山道,“你外祖父和你一樣,叮囑我要小心身邊人。”
杜若寧直覺並不僅僅是這些,但父親不說,肯定有他不說的道理,因此也就沒有繼續追問,而是抱著他的手臂說道:“阿爹,等你起程那天,我要給你一個驚喜。”
“哦,什麼驚喜?”杜關山問。
“現在說出來就不叫驚喜了。”杜若寧眨著狡黠的眸子,神秘兮兮地說道。
兩天後,是大軍啟程的日子。
夜裏還晴朗的天空,在黎明時分突然下起了大雪。
杜家上下四更天便都起了身,在大門外送別杜關山父子。
杜關山一身戎裝,頭戴紅纓盔,腰佩青鋒劍,跪在地上拜別老母及二位兄長。
杜老夫人被兩個兒媳一左一右攙扶著,臉上老淚縱橫。
杜若飛穿著士兵的戰衣,也學著父親,跪在地上給母親磕頭。
雲氏和杜若寧依偎在一起泣不成聲。
大老爺杜關海上前一步扶起杜關山,叮嚀道:“家裏有大哥二哥照看,你什麼都不要擔心,隻管照顧好自己和飛兒,我們在家等著你勝利的捷報。”
杜關山也忍不住熱淚盈眶,最後看了眼妻子兒女,想說什麼,喉嚨哽得難受,大喊一聲“飛兒,上馬!”便和杜若飛一起上了戰馬,揚鞭催馬而去。
天光未明,空蕩蕩的長街灰蒙蒙看不到盡頭,門前的燈籠照不亮遠行的路,父子二人在風雪中遠去,街上隻餘馬蹄聲聲。
五更時分,嘉和帝親自率領文武百官登祭壇祭拜天地軍神,祈求神明保佑大周社稷安穩,保佑定國將軍及八萬將士此去邊關旗開得勝,早日奏凱還朝。
祭祀結束,天光大亮,文武百官在首輔宋憫的帶領下將杜關山及其親軍衛隊送出北城門。
北城門外,一眼望不到頭的兵將們全都在大雪裏靜靜等候,但等出征的戰鼓擂響,大軍便要踏上征程。
民眾們自發前來相送,烏泱泱擠滿了城門內外,高聲祝願定國大將軍早日得勝歸來。
杜關山騎在馬上,雙手抱拳辭別官員民眾,拔出長劍指向天空。
北風怒號,飛雪漫天,高高的城樓之上“咚”的一聲,有人敲響了出征的戰鼓。
民眾們都靜默下來,齊刷刷往城樓看去。
城樓上,一個紅色身影在奮力敲擊著鼓麵,隔著風雪,人們看不清他的樣子,隻能看到他的紅色披風在獵獵招展,隻能聽到悲壯渾厚氣勢如虹的鼓點響徹雲霄。
“這是誰家的少年,擊鼓擊得如此震撼人心,我聽了都想跟著大軍去打西戎。”有人捂著胸膛問道。
“是啊,這鼓擊得真好,比若寧小姐在君子賽上擊得好多了。”
“若寧小姐能跟人家比嗎,女孩子就不是擊鼓的料。”
“誰說的,我怎麼瞧著那就是個姑娘。”有人不確定地說道。
“不可能,姑娘根本敲不出這樣的氣勢,”
“那是你們沒見識,當年長寧公主擊鼓可是一絕,我親眼見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