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象他們幾個到了一個茶鋪,讓人送上來一壺茶,李象也把尉遲寶林寫的信拿出來了,蘇定方在戰場上就是一個殺神,自然知道尉遲寶林所說的是正確的,長久的南征北戰,讓他根本不需要去核對那些數據,隻是簡單的看看前線將軍的信,他就能夠在自己的大腦當中複原那些情況。
張九裏也是個非常聰明的家夥,此刻尉遲寶林所說的那些話,他也知道全部都是對的,但如果要是繼續增派兵力的話,那很有可能就會加大支出,但如果要是保持現狀,不對戰場增派兵力的話,之處是可以控製的,但這戰線很有可能會拉長。
就拿現在阿拉伯帝國的戰場來說,我們一直是占據優勢的,但我們的優勢並不大,每次消滅他們七八萬人,對於一個小國家來說,這或許就能夠做到滅國了,但是對於阿拉伯帝國這樣的龐大國家來說,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們的國家領土麵積廣大,而且人口數量也非常多,你如果要想短時間之內把他們的國家給幹掉的話,采取現在的這種作戰方式很顯然是不行的,尉遲寶林是一個將軍,對於寫信方麵是不怎麼擅長的,但還是寫了一張五頁的信。
這足以說明他已經認識到戰場上的不足了,想想我們以前重創阿拉伯帝國的戰爭,李成義解決十萬大軍的戰爭,程處默兄弟的戰爭,貌似參戰兵力都不少,這四萬軍隊能夠在阿拉伯帝國的土地上取得這樣的勝利,這已經是相當不容易的事。
如果要是擺開戰局持續的打,我們是絕對不害怕的,可問題是你打贏了之後沒有辦法收拾戰場,這些士兵主要是還有兩條腿,他們都可以跑到阿拉伯帝國的後方,然後在某些將軍的組織之下,繼續成為一個抵抗軍營,就猶如現在新成立的北大營一樣。
明明我們幹掉了他們百分之百的戰鬥力,但我們卻隻能收獲百分之四十五的成果,剩下的那些成果根本就收集不起來,這就是目前最為鬱悶的一點。
尉遲寶林的信裏已經說的很明白了,下一次戰爭或許還是這樣的結果,阿拉伯帝國無非就是死點人就是了,每次幾萬軍隊的死亡,對於阿拉伯帝國來說,隻需要很短的時間就能夠恢複過來。
他們的軍隊和其他國家不一樣,阿拉伯帝國的軍隊組織簡單,帶上一把彎刀和駱駝,基本上就是一隻軍隊了,他們也不需要各種訓練,所以對於他們的國家傷害是極為小的,這些年我們對阿拉伯帝國的傷害,甚至還比不上當初那次大災難。
那個時候全國都處於饑餓當中,的確是摧毀了阿拉伯帝國的經濟,至於軍事上的損失,好像他們從來都沒有看在眼裏,都覺得這不是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