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葬禮眾生相(1 / 2)

戀上你看書網 WWW.630BOOK.LA ,最快更新大漢列侯最新章節!

漫漫長路終究有到達終點的那一刻,送葬的隊伍緩緩停在灞陵外,劉家的諸侯王扶著棺槨緩緩登上陵墓的高台,帝陵的規製有點類似多級金字塔,一層一層的夯土平台是帝陵地表的建築群,裏麵供奉著皇族為故去者寄進的金銀珠寶,生者是用人間的至寶來寄托對死者的哀思。~

巫女們跳起傳統的舞舞為故去的太皇太後祈禱,巫舞分為很多子類,有很著名的驅除疫病惡鬼的大儺儀,有祭祀天神的八佾舞,也有為人祝壽、為病人祈福、為死者祈禱的巫舞,巫峴並沒有帶著麵具穿著奇怪的羽毛服拿著法鈴踏著禹步念念有詞,而是披著赤紅的長袍頭戴帷帽誦讀神名與經文祈禱。

這樣的場景已經越來越少出現,隨著泰一神教的普及和教義的標準規範,巫舞更多被用在宗教儀式中,就比方為死者祈禱的巫舞就經過數次改編驅除巫的痕跡,變成更純粹的為死者升天的祈福。

最初的蒙昧時代先民崇拜大自然,認為萬事萬物皆用靈,人是萬物之靈當然也有靈,堅信生隻是死的一個過程,死後可以到另一個世界生活是人類社會的基本價值觀,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夏商周三代乃至更早的上古時代,人們堅信有類似陰曹地府的存在,生前享受多少榮華富貴,死後也要把這一切都帶走。

驪山秦始皇陵裏的兵馬俑,還有傳說中黃金為山,水銀為海的秦始皇陵結構恰恰是這種精神的具現化。這股風氣到漢初開國得到重大改變,開國初期國家貧窮。連皇帝的馬車都湊不齊四匹毛色純正的禦馬,太祖高皇帝劉邦的長陵遠比秦始皇陵寒酸十倍不止。

太宗文皇帝劉恒主張薄葬之禮。到高宗景皇帝劉啟堅持薄葬,三代上太廟的皇帝所倡導的薄葬風氣大大改善自上古流傳的厚葬習慣,正在入葬的太皇太後竇漪房也是薄葬,除了兩隻古舊的匣子裏攜帶著竇漪房年輕時最喜歡的化妝品,以及她隨身佩戴以及生前鍾愛的金銀飾品和鳳袍錦衣,除此之外瓜果梨桃,牛羊雞鴨之類的不值錢陪葬品根本不值一提。

去掉這幾樣陪葬品,就什麼也沒有了,節儉程度還要遠勝過她故去的兒子高宗景皇帝劉啟。好歹劉啟下葬時陪葬品還有十億錢,老太太下葬的所有陪葬品包括隨身佩戴和平時愛穿的衣裳配飾加起來也不過一億多錢,無非是配飾服裝用料是少府精挑細選的精品。

而這些東西嚴格意義不能算作陪葬專用冥器,僅僅隻是太皇太後生前所使用的器物,之所以會如此節儉,一方麵是病重中竇漪房主動立下遺囑提出的要求,她的丈夫太宗漢文帝一生節儉,除了晚年在寵臣鄧通身上犯了點錯,幾乎就是個私人品德上的完人。

誇張點。稱之為千古第一賢君也不過分,起碼刨除不服氣的宗室諸侯王以及頗有怨念的功勳列侯,應該獲得這樣的評價,竇家老太太的私人品德當然不如她丈夫那麼高。年輕時造過的孽數不清,雙手沾滿鮮血以至於人到中年瞎了眼,說是冥冥中的天意也好。是她造過的孽還回因果也罷,總之她的後半生一直努力要求自己做個合格的太後、太皇太後。

她的期望很不幸沒有實現。當太後時過分偏袒小兒子梁孝王劉武,導致她與漢景帝的母子關係一度非常緊張。好不容易當上太皇太後又和小孫子關係鬧的不太愉快,最後竟然被逼迫的遠走甘泉山林光宮養老,真可謂晚節不保。

竇家老太太的一生真可謂跌宕起伏,她臨死前留下的最後遺囑也充滿複雜的情緒,以一個長輩的口氣最後叮囑皇帝戒急用忍,萬萬不可破壞太祖開國立下的漢家祖製,否則她這個老婆子無顏麵對漢家的列祖列宗,絮絮叨叨的交代許多細節,末了還不忘把她在長信宮的財產分給女兒館陶長公主劉嫖。

這筆錢大概價值三十億錢,來自多年來諸侯王拜見太皇太後所進獻的禮物,有很多珍貴的禮物都被回賜給諸侯王,還有的是被送到未央宮皇帝的內庫裏,留在長信宮的也就隻有區區三十億錢,比起少府內庫裏幾千億錢的規模不值一提。

館陶長公主也挺慘的,兒子的死給她帶來極大的衝擊,不僅要麵對後繼無人的絕望境地,還必須麵對堂邑侯府徹底斷嗣的危機,最近兩年館陶長公主變的很蒼老,以前很討厭堂邑侯陳午在外找女人養媵妾,現在反而催著丈夫趕快納妾生孩子,可是意外卻突然降臨在這個小家庭的頭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