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宣室對策(2 / 2)

劉徹聽明白了。

人口多是件好事,人口增長率攸關家國天下生死之事,人口太多又是件壞事,沒有足夠的糧食讓百姓們溫飽,時間久了怨憤積累由量變轉向質變,一個帝國就轟然崩塌了,整個過程就好比迅速墮落的軍功爵階層,優渥的生活讓他們胃口越來越大,大漢帝國就是個胃口超好的大胃王,想長治久安必須通過不斷的吃東西來維持,因為人永遠是不會滿足的。

“朕是至高無上的天子,朕富有四海,朕必須要為天下百姓安身立命的根本負責,朕要打下更大的領土解決糧食與人口的矛盾,你要闡述的就是這些吧?”近乎肯定的語氣不容置疑,劉徹需要確認自己的智慧和理解完整無錯。

麵對天子質詢的目光,曹氏順勢拜服到:“臣苦思冥想幾年得出的結論,陛下隻用半個時辰就完整複刻,陛下智慧高絕,臣遠不及也!”

無傷大雅的拍馬屁,可以讓生硬的關係得到緩解,劉徹麵色稍霽路出笑容:“朕到覺得你的想法非常奇特,每次都那麼匪夷所思,每次又總能說服朕,有時候朕很想撬開你的腦袋,看看你到底有多少奇思妙想。”

“萬萬不可,臣還想留著有用之身為漢家立功。”

二人相互對視哈哈大笑,仿佛又找回兩年前君臣無間的默契感覺。

劉徹被說服了,放任曹時闡述自己觀點,征南越是很早就有做好的備選計劃中的一個,劉徹對計劃的布置知之甚詳,他更感興趣的是背後的政治目的以及作用。

天子是楚人,至少劉姓皇族曆來把子女當楚人來培養,劉徹本身就精通楚語,飲食習慣大致保留出人的習慣,然而他本人畢竟是生活在關中的北方皇帝,從出生到現在最遠也就去過雒陽,當年封王時年紀不夠根本嗎就藩。

純粹北方的教育環境培養出來的皇帝,對南方的理解僅僅局限於上的認識,或者老師們的言談透露,皇帝本人對南方是非常陌生的,他不最多南越的風俗環境優劣,不清楚對南越的政治形勢好壞,他不知道南越有多少土地等待開發,一切都不熟悉全靠曹時介紹。

“三季稻的糧種不易攜帶,北方的水土也無法支撐稻米種植,好在很快就會見效果,去年的三季稻大規模推廣隻是起個頭,預計明年才會基本見效,南越人對耕作技術還很生疏,需要一點點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種植習慣。”

“你告訴朕,說南越有每年三季收割的稻米,每畝年產又七石多糧食,確定沒有騙我?”

“君前不敢有戲言,這會兒今年的夏收開始了,陛下可以自行訂閱今年春天三個月的糧食收益情況,產量收益除掉耕地麵積就是每畝實際產糧量。”

“恩,朕聽你說的神乎其神也好奇的很,南越的稅收奏報會第一時間看。”

走出未央宮宣室殿時,曹時才驚覺自己衣襟被汗水打濕透,劉徹的猜忌心和自主性超乎想象,性格變化大到他自己都快不認識了,劉徹越來越像曆史上哪個剛愎自用的皇帝,將來還會變的更加的強勢。

千古一帝的風采領略到一二分,走出宮門踏上馬車仍然憂心忡忡,以後再想說動天子就嗎那麼簡單了。

最讓他憂心的是魏其侯竇嬰、武安侯田蚡得到提拔,驟然躍升至三公之首的寶座,竇嬰出任丞相頂替病免的柏至侯許昌,為安排武安侯特意把空缺十幾年的太尉重新任命給田蚡,三公裏兩人是濃厚的外戚身份,功勳列侯裏隻有禦史大夫張歐夾在中間不尷不尬做個應聲蟲。

大農令王信、廷尉田勝的出現進一步改變炒糖上的均勢格局,外戚臣與恩澤臣占據三公九卿的大半席位,功勳列侯的政治地位有所下降。

曹時太了解劉徹的性格,田王兩家出任高官不可否認是有王太後的影子隱隱幹預著,但若以為皇帝受製於王太後就太天真了,年輕的皇帝鬥敗太皇太後竇漪房大權獨攬,此刻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年輕的皇帝完全不用在乎任何人的眼色,哪怕是他的母親太後王娡。

朝堂局勢晦暗不明,有人去捧竇嬰、田蚡的,也有人去燒列侯的冷灶,曹時突然返回長安更是增加了一份變數。

抬頭望天,遠方的烏雲閃開一道縫隙,光芒劈開烏雲照耀大地,每個人都被這美麗的景色震驚了。

曹時歎息一聲:“看來京師的情況不比南越更輕鬆啊!”(未完待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