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此恨綿綿無絕期(三更6000字求訂閱!)(2 / 3)

更難得的是劇孟沒有架子,對待無才無德之輩也保持以禮相待,許多人窮的連飯都吃不下,劇孟也樂意供給一日二餐替他們討個謀生手段,時人都知道去雒陽城找劇孟。類似孟嚐君一樣大氣性格,若不是他沒有官身爵位,隻是個普通的白丁民戶,隻怕朝廷裏都要懷疑他是否在收買人心意圖不軌了。

出了名聲大,劇孟的本事也很強。把大俠朱家當父親一樣侍奉著,從朱家手中盡得劍術精竅絕技,二十年前,年紀輕輕的劇孟就打遍六國的年輕一代。隻有靠老一輩的人才能壓得住他的風頭,吳楚七國之亂裏投效在周亞夫門下。為平定叛亂出了不小的力氣。

事後因為周亞夫未賞,劇孟也沒有得到應有的軍功爵,但是劇孟的名聲已經越來越大了。

幾年前,劇孟的母親不幸去世。洛陽城外送葬的車駕足有一千多輛,幾乎把關東六國有頭有臉的豪強地主都給請過來,這樣的影響力又豈能是普通太守所能比擬的。

孫起和袁種關切道:“劇孟死了?什麼時候死的?”

“我父親是五年前就去世了。”

“英年早逝,可惜了啊!”

孫起慈愛的拍打少年肩膀:“小家夥,到這兒就是你的新家,以後有什麼事直管找你孫叔。”

進了侯府,例行拜見前平陽侯曹奇的靈位,出了祠堂才在府內正廳拜見曹時。

曹時心情非常好,他父親交給他的三個門大夫,召孟常年在雁門邊塞活動,目的是為將來打匈奴做好前期準備,孫起守在侯府裏護衛他的生命安全,王孟則被派到淮南老家監視楚人的異動。

表麵上四代平陽侯裏,一頭一尾的曹參和曹時本領最強,曹參的實力不用贅述世人皆知,曹時在時下的名聲要比丞相衛綰還要大,但中間兩代平陽侯的作用卻不可小覷。

曹窋在宮廷政治鬥爭中,被漢文帝一腳踹出長安,在平陽侯國裏一呆就是整整十八年,就是他一手建立起的門大夫製度,利用曹參留下的百戰精銳培養出一批批有血性有戰鬥力的家丁,包括衛家幾兄妹的亡父衛平也是那曹窋在平陽侯國裏找來的好苗子。

那時候侯國的軍政大權是列侯一把抓,侯國侯府內外一體財稅權和徭役全都在列侯手中拿著,就類似春秋時代的封建卿族特權,有精兵有錢糧在領內有獨一無二的掌控權,甚至侯國裏的曆法也是以列侯的在位時期來計算。

到了曹奇嗎一代,平陽侯在朝堂上的影響力幾近於無,曹奇手中已經有一支精兵強將任其驅策,召孟和孟的前兩任都曾經長期駐紮在兩地,孫起的前麵有五任門大夫護衛侯府安危,直到曹奇臨死前把他們三個年輕人召集到身邊,安排了托孤重任保護曹時守著侯府。

“門大夫從南邊而來舟車勞頓十分辛苦,到了家裏就好生住著,門大夫的家眷已經著人去侯國裏請來,要不了幾日就能到達。”

“多謝君侯恩典!”

曹時一臉欣喜:“王叔不要那麼見外,我還記得以前都是叫你王叔的。”

王孟激動的熱血上頭,忽然意識到什麼又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君侯身份尊貴,在下實在當不起這個稱呼。”

時隔多年回到侯府早已物是人非,當年的小君侯成長為七尺多的堂堂男兒,王孟的心情非常複雜。

曹時以為他多年不見初來乍到,還不太適應陌生的新侯府的環境,笑著說道:“算了,不說這個,你們下去休息一下明天在聊吧。”

府中為他們安排新的住宿地,寬敞明亮的房間,高窗寬榻整齊的木製家具無可挑剔。

劇信分到一個單獨的房間,房間裏有屬於自己的衛生間和浴室。他驚奇的發現浴室裏有個奇怪的凳子,坐在凳子上愣了半天,傻乎乎的問道:“為什麼我沒發現便溺的馬桶,反而有一個奇怪的凳子呢?”

婢女們咯咯笑道:“小郎君坐著的正是便溺的馬桶呀!”

“啊!你們怎麼不早說!”劇信像火燒屁股似的跳起來,捂著屁股來回摸褲子,生怕上麵沾染到髒東西。

婢女們覺得很好玩。關東人不懂得長安的新時尚,抽水馬桶是個好東西,簡單的構造隻需要擰動放水閥就會自動衝水,便溺會順著埋設在下麵的管道直通府外的廢水池,經過高溫腐熟的便溺可以作為農家肥料使用。

在婢女的講解下才搞清楚,每個屋頂加裝一個小型蓄水池,水是從附近水車相連的竹排筒接進來的。每天一早一晚都會打開閥門蓄水,直到水鬥裏的水溢出來再關閉,這些水就是抽水馬桶供給的生活用水。

劇信聽的很新鮮,打開馬桶蓋看到一個便器,水閥一擰清水從四個孔洞噴湧而出。合上水閥的瞬間立刻停止供水,擺弄一會兒耍的非常開心。

王孟坐著和孫起聊天,兩人聊起這幾年的境遇唏噓不已,當初他們三兄弟都很年輕。在前代平陽侯的帳下是了不起的豪傑,當初被周亞夫誇獎為虎狼兒的少年英雄。一眨眼十幾年過去物是人非兩鬢斑白。

王孟感慨道:“才幾年不見,長安的變化很大,隻在城郊瞄了幾眼到現在還在懷疑是不是看錯了。”

孫起眉飛色舞地說道:“這是咱們小君侯的手筆,換個人誰敢相信半年能造出一座偌大的新長安城呢?小君侯就做到了。而且做的特別漂亮,受到先帝的誇獎並益封三千戶,賜金二千斤,當年先君侯欠下的封賞全部補回來了!當初聽到消息的時候,侯府上下都高興傻了,傳回侯國的時候,陳叔還親自主持祭祀先祖的儀式,祭奠我平陽侯府的列祖列宗。”

“我知道,這些我都知道,我還知道君侯列為九卿執掌少府大印,當年先君侯徘徊在長安城外整整一年不得先帝重用,最後負氣回家一病不起闔然長逝,少君侯把這一切都補回來了,完成先君侯臨死前的遺願!”

說著說著,近四十歲的中年漢子潸然淚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