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天子駕崩(一更4000字求訂閱)(2 / 3)

“父皇,孩兒一定謹遵您的教誨,絕不會打折扣的!”

“不!你不懂遵守這些教誨有多難,當你當上皇帝會發現很不舒服,朝中的老臣全是遵守規矩的有用之臣,他們在其位可以確保製度穩定運轉,一旦他們離開位置換上你所中意的年輕臣子,他們接任後會想著有所作為,要有作為就得以大權幹涉祖製,這個時候你該怎麼做?聽朕的教誨讓你很難受,不聽朕的教誨漢製早晚一天會被新臣敗壞殆盡,新君要有為就是這兩難選擇,朕當初也麵臨過這樣的難題,所以朕削藩掌權得意了十幾年,直到今天才後悔自己魯莽了。”

劉徹開始遲疑,他明白父皇的話絕非虛言,幾年前他還記得父皇春風得意的模樣,那時候分明是個奪取大權誌得意滿的有為皇帝,即便祖製依然是黃老無為,又怎麼能阻撓一個誓要有為的皇帝呢。

時隔幾年,父皇原本圓潤豐滿的臉頰凹陷下去,皺紋悄悄的爬滿他的額頭,自信滿滿的目光轉化為飽經人世的滄桑,以及洞穿世間萬事的沉凝深邃,滿頭黑發變成花白斑駁,從年富力強的有為皇帝變成暮氣重重的老年皇帝。

劉徹很害怕,有朝一日也像父皇那樣,帶著滿臉的皺紋和一身病痛。抓住自己孩子的手死死不鬆開,那神情既是父親對兒子的淳淳教誨,何嚐不是老父臨死前的最後懇求。

看到兒子終於流露出複雜的情緒,有緊張、有畏懼、有期待也有不服輸的堅持,畢竟是自己從小培養的儲君,天子很了解兒子的性格特征。繼承了皇族所應有的一切優秀特點,當然也有刻薄寡恩的特點,天子最擔心兒子重走他的老路,他自己就是一意孤行的走下去,要不是這場要他命的重病,他還會堅持的走下去。

因為害怕所以限製,天子暗歎自己做決定真不容易。但為了漢家江山必須讓兒子過的不舒服,比起江山基業個人的感官是次要的,這一刻天子終於體會到太祖高皇帝劉邦臨死前白馬盟誓的心態,人心不可測效忠不可信,隻有自上而下指天發毒誓。以煌煌天威加以監督才可以安心,誓約有的時候比律令更可靠。

天子鬆開劉徹的手臂,像脫力了似的長長的出了口氣,良久振作起精神吟唱起楚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朕本還想在有生之年回到漢家龍興之地看一看。可惜啊可惜!”

冠禮後第三天,後元二年九月十九日,天子又一次病危,在滿朝文武焦急的等待中勉強搶救回來。但是天子本人始終在昏迷與高熱中掙紮。

其後七天,整個長安乃至整個天下的心都被牽動著,天子的病情幾經反複如過山車般驚險。

竇太後每天清晨坐在溫室殿裏,死死抓住天子的手不鬆開,王皇後更是衣不解帶的侍奉在旁,天子的寵姬一個個幾天幾夜不合眼,累了就趴在殿外由宮女照看著小憩一會兒,聽到裏麵有動靜又立刻醒來。

劉徹守在天子的身邊,淚流滿麵的吟唱道:“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父皇……”

昏迷中的天子身體顫動,突然長出口氣腦袋向右一歪,眼角間流下最後一抹淚痕。

“父皇!”

淒厲的叫聲打破漫漫長夜,在天邊泛起魚肚白的前一刻,天子駕崩了!

咚咚咚……

當沉悶的鍾聲敲響,人們從睡夢中醒來,仔細數著鍾聲的次數,當確定長鳴鍾的時候,長安士民知道天子死了。

天剛放亮,太子披著白色孝服出現在百官的麵前,放眼望去百官公卿全是素色白袍,致哀聲痛哭聲不絕於耳,沒有人會在此刻跳出來怪罪百官違反禮儀,君死臣哭是古之大義,否則田叔為張敖赴死,欒布為彭越哭喪又怎麼會成為千古義事。

就在眾臣痛哭流涕之間,曹時昂然走出隊列,大袖一揮慨然說道:“天子駕崩乃漢家之大不幸,三千六百萬漢民之大不幸,依照禮製本應輟朝三個月為天子守喪,奈何國不可一日無君,臣鬥膽進言請太子登基加冕,再以新君之儀為先帝送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