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WWW.630BOOK.LA ,最快更新大漢列侯最新章節!
“臣很欣賞儒家,尤其欣賞公羊學派的大一統思想,臣記得曾經通讀《詩三百》看到一首詩歌名叫《北山》,想必陛下也是聽過的。”曹時就緩緩誦讀起《北山》的詩歌。
天子這才恍然大悟,《詩三百》是孔子所著六經之一,黃老道家的書生不會去讀儒家典籍,曹時讀了並且用到其中的典故證明他並不是純粹黃老學派弟子。
曹時並不清楚天子的想法,按部就班地作出解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上古以來天下黎民黔首的願望,天下諸侯皆統係於周天子旌旗下是最初的大一統精神,對此臣深表讚同,當今天下是漢太祖用一刀一槍打下來的疆域,諸侯王是太祖的子孫,列侯是太祖的功臣,而諸侯沒有領國治權也沒有兵權,所擁有的是丹書鐵契的白馬誓約,比起先秦的貴族公卿差的很遠,漢家諸侯依附天子與國朝休戚相關,漢興則諸侯興,漢亡則諸侯亡!”
溫室殿裏鴉雀無聲,隻有遠處火爐上傳來的水壺打響聲。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
曾幾何時,賈誼提出《治安策》時洋洋灑灑數千言,那時天子仍是個年紀輕輕的太子,那時天子的年歲大概太子劉徹相差仿佛,他還記得那次賈誼縱橫捭闔揮灑自如的瀟灑身影,正是那個時候讓從小接受黃老教育的太子劉啟,對儒生產生了一些微不可查的好感。
漸漸的,少年時代賈誼的身影與曹時的身影漸漸的重合在一起,前者孤高自矜始終有才華者所特有的驕傲,但剛過易折許多時候賈誼的身影都是淒涼和無奈,後者謙虛謹慎隻有片刻之間會流露出那驕傲的神情,尋常時不信山不露水的隻在特殊時刻露出崢嶸色彩。
乍看起來很像,細細品味兩個人的個性特征,論調傾向南轅北轍,氣質也是截然相反的,相似的是兩人下斷語時斬釘截鐵的篤定,仿佛真理永遠掌握在他們手中。
進入叛逆的年紀以後,天子對那道落寞的身影不在感興趣,他從不相信真理是存在的,隻相信自己的雙手可以完成父皇未完成的事業,削藩削列侯大行郡縣以天子之令通行天下,賈誼不過是個失敗的可憐蟲,為梁王劉揖出謀劃策更是罪無可赦。
溫室殿裏依然寂靜無聲,天子捧著《亡秦論》若有所思,製度的好壞並非一家之言可以決定,但過往的曆史總不會欺騙人,童瑤裏經常唱到春秋戰國亂悠悠,可恰恰是春秋戰國承自上古的恐怖肉刑,動輒削足砍手挖眼削鼻,卻沒有激起過哪怕一次農民起義,反而是大秦帝國出了一代昏君讒臣就立刻滅亡。
講什麼失去仁義而滅國是完全說不通的,春秋戰國的君主裏有的是昏君暴君,最多死個君主或者流放個君主,春秋諸國的子民既不呆也不傻,沒有因為昏君就自暴自棄的放棄國家,因為人們對這個國家依然充滿希望,仍然發自內心的愛戴君主所在的家族。
戰國時代北方列國防衛匈奴,七國裏有一半擁有自己的長城,從沒聽說過趙國的邊民苦於徭役,或者邊軍士氣不高軍卒疲憊的情況,反之是秦國變成大秦帝國特別的蒙恬死後,長城軍團的軍心不高士氣不足,王離帶著十萬長城軍團隻是匆匆打贏了趙國的烏合之眾就被項羽擊潰,尤其可見從基層開始每個人的想法都發生了根本改變。
或許這變化的根子就在於集權獨裁的帝國,又或者另有不可知的緣由,天子不敢確定。
“依照你的意思,大一統應該是好的,那為什麼集權製卻不好?”
曹時回答道:“臣仍然以暴秦為例,秦始皇行郡縣製度,讓戰爭中激勵士氣提高國家認同感和愛戴的軍功爵製崩壞,軍功爵是秦軍基層軍官的主要構成,當基層軍官失去了昔日的榮耀而不在支持皇帝,關東個六國的遺民並不感激秦始皇的征服,秦軍的基層軍官又在軍功爵崩壞後逐漸喪失原有的地位和特權,所以秦帝國從關東到關中對皇帝的愛戴和感激之心都很微弱,帝製下百官隻不過是皇帝隨意派遣撤換的奴仆。
如果君王不賢明或有權臣宦官弄權,官僚們會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百姓們很難對一個天子任命的臨時官僚自發愛戴,當帝國任意環節出現嚴重的矛盾無法解決,皇帝就必須為獨裁統治付出滅亡的代價,當帝國滅亡,集權皇帝的官僚可以毫無負擔的投靠新的黃定,因為他們隻不過是群奴仆而已,奴仆的身份不變就不必在意誰是主人,因為財產和權力永遠和他們無關,百姓們也會如此,舊的皇族消失會自然出現新的皇族,人們隻是換了個家族和國名繼續過日子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