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_app("2760519994215182510524403201024085729579")
鼇魚乃上古異獸,傳說是龍和魚的後代,長著龍首魚身,又叫螭吻、魚龍等。
鼇魚有驅凶辟邪之能,且性情喜好瞭望,能吞火禦水,因而民間常用鼇魚作為脊獸裝飾建築物,以期能夠消防避火。
這自然隻是消防手段不到位的年代,凡人對規避災害的美好寄望。
現在大家都知道,在屋頂修鼇魚是不如在屋裏多放幾個消防栓有用的。
雖說如此,在長期的傳承下,許多地方還是習慣將鼇魚等脊獸作為舊式建築的裝飾,以及文化的象征。
烏城的亢陽龍王廟修建於百年之前,形製上仍以舊式宮殿為主,屋脊上修六獸再尋常不過,因而從來沒有人關注過這些脊獸。
偶有注意的,也是研究其造型設計、文化意義,或是作為攝影取材的。
別的不說,方才良師公找人清點正殿的損失,工作人員也隻關注正殿裏的物品,完全沒有人注意到屋頂的脊獸掉了的事。
就是良師公自己,也是看到這個叫小波的孩子拿著脊獸在玩,才猛然驚覺……他們的脊獸什麼時候掉了的?!
本來大家平時沒事也不會往屋頂看,再加上火災,所有視線都集中到殿裏,一時半會真沒人注意到脊獸沒了的事。
良師公要不是這會正好看到了,估計後麵就算發現廟裏脊獸不見,也隻會以為是被火燒了。
不過就算是這樣,這不就是個裝飾用的木雕,跟剛才的地震又有什麼關係?
虞春天跟良師公有同樣的疑問,好奇地問:“薛專家,會不會搞錯了?這木雕在龍王廟屋頂上都有近百年了,從來沒聽說還能引發地震啊?”
薛沉心裏已經有所猜測,沉吟道:“我覺得你說反了,應該是這東西能引發地震,所以才會被做成脊獸,禁錮在龍王廟上近百年。”
這時簡蘭斯也反應了過來,若有所思道:“難道書裏寫的那個故事是真的?”
薛沉皺了皺鼻子:“不能說完全是真的,但估計確有此事。”
就在剛剛,他們才從龍王廟編的書中看到一段,說民國初的時候烏城一度地震頻發,後來龍王廟修成,烏城就再也沒有發生過地震。
書中最後將原因歸為亢陽龍王嚇走了引發地震的地龍。
方才他們還覺得作者在胡編亂造,現在看來,這個故事的結論確實是牽強附會。
但過程,倒未必全是編的。
虞春天沒看過龍王廟的書,聽得一頭霧水:“什麼故事?”
簡蘭斯正要解釋,這時那小孩正好掙脫了他爺爺的手,腳下一用力,冷不丁踢到地上的鼇魚木雕上。
那木雕當即“骨碌碌”翻了一圈,與此同時,眾人腳下的地麵又是猛地一晃。
“唉喲!”良師公年紀大了,這一晃差點沒站穩。
幸好虞春天就在旁邊,及時扶住了他,“師公小心。”
這下,良師公可算是親眼目睹,不信也得信了。
周圍的街坊卻不知真相,紛紛被這震動嚇了一跳,“嘩”一下又鬧開了。
“我去!!怎麼又地震了?”
“別是要出什麼天災人禍吧?今年可真不太平。”
“你們聊,我家裏還有老人,先回去看看。”
“今天都震幾回了……要不要去囤點糧油米麵在家裏啊?”
“我叔家第一次震那會就開始囤了,我還笑話他,嘖。”
眼看著恐慌情緒漸漸蔓延開來,估計再震個一兩回,城裏真得出現搶購潮。
薛沉當機立斷:“先把那隻鼇魚拿回來再說。”
“我這就去。”良師公汗涔涔地應道,這裏街坊都跟他相熟,又是龍王廟的東西,自然是他出麵。
薛沉道:“一起去吧,小心別把鼇魚摔了。”
良師公現在對那木雕有了心理陰影,聞言擦了下汗:“這樣最好。”
一行人便走到對麵屋簷下,良師公跟小孩爺爺說了一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