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5章 永不加賦(2 / 2)

永不加賦。

多好的仁政啊!三皇五帝,誰提過?春秋戰國誰又喊過?

這才真正的仁君。曆史中第一個做出這件事情就是建奴的康麻子,硬是被他弄了一個康乾盛世出來。

不得不說,康麻子這一手還是很能唬人的,後括後來的金大俠還有數不清的滿清餘孽,可都認為這是康麻子的仁政具體表現。

而現在,楊晨東出現在了這裏,自然就沒有此人什麼事情了。他成為了第一個提出永不加賦的人,雖然他不是帝王,可勝似帝王,甚至比一般的帝王還要帝王。

他即然開口說了永不加賦,那就一定是永不加賦了。

聞聽此言的於謙渾身都在顫抖著,內心中充滿著喜悅。大約是數息之後他竟然撲通一聲跪倒在楊晨東麵前,行著大禮說道:“臣帶千千萬萬的百姓謝過武南王仁政,仁政啊!”

“好,於先生快起來,快起來。”眼見於謙如此的激動,楊晨東是連忙伸手將其扶起。然後感歎著連於謙這般的大才聽到永不加賦的時候,都是如此的激動,那可以想像百姓知道之後會是什麼樣子了。

而所謂的永不加賦的意思是永遠不在加重賦稅。具體的意思就是將丁銀稅額固定、不再增收的主張,命令各省省長將現行錢糧冊內有名丁數永遠作為定額,不再增減。對以後新生人丁不征錢糧;而丁銀並不按丁計算,丁多人戶也隻交納一丁錢糧。

當然,賦與稅又是不同的。原本楊係中對於賦就不是十分的看重,便是很多時候需要用到百姓的時候,也會給錢,隻是不多而已。但這畢竟是楊晨東當家的事情,也就是說,如果有一天他不在了,那這個賦會不會在興起來呢?

而現在,楊晨東喊出了永不加賦的這個口號之後,楊係之下的百姓就可以安定了。因為這代表著以後楊晨東的後人們也必須要尊重這個決定,這句話也會成為一向規定而被永遠的執行下去,換句話說,這就可能會成為楊係的一種祖製了。

楊係之中,楊晨東便等於祖宗一般的存在。這便是他有別於守城之君的不同,這也是為何在楊係的地盤內,有什麼政策都可以很暢通執行下去的重要原因之一。

打一個比方吧,不管是南明還是北明如果想重新製定什麼政策的話,除非是可以給士族和鄉紳帶來好處。而一旦新的決定傷害到對方利益的時候,必然會遭遇到極大的阻撓,這也是為何除卻了商鞅變法之外,其它的變法和改革多是失敗的原因所在。他們的所為傷害到了某些人的利益,自然而然反對者甚多,想要執行下去可謂是千難萬難。

這也是為何大明也不乏有識之士,但很多好的政策就是執行不下去的原因所在。可是放在楊晨東這,那都不是問題了。他就是楊係的老祖,不管是地方還是軍隊上都以他為核心,在加上楊係宣傳部門一直的努力下,早已經將他給神話了,這樣的人每說出一句話,都有如真理一般的存在,誰人敢攔?誰又能攔的下呢?

就像是永不加賦,或許換成旁人來做,還要麵對著種種問題。發生在楊晨東身上,就不存在了。

於謙正是看到了關鍵之所在,這才變得如此激動。

楊晨東也很是高興,得到了於謙的誇讚他高興,能得到他的支持,這項工作更是好做了許多。

“好,於先生,事情就這樣定了,回頭就以本王的名義擬工作而出。還有有關糧食的保護價也請你一並斟酌辦理,標準不能太高,更不能過低,總之要以百姓的利益為主。”楊晨東知道是時候應該離開了,想必他回到赤嵌城的消息已經傳了出去,王宮之中自已的夫人們還指不定如何的著急呢,尤其是他的兩個孩子現在他也是十分的想念,兩年未見,也不知道長多高了。

楊晨東終還是離開了城主府,然後一行人浩蕩的直向著王宮而去。這一次沒有騎馬,而是座上了馬車,考慮到城內衛生的問題,除非情況緊急,不然的話,是不允許有人隨意在街道上騎馬而行的。

有著橡膠輪胎,又有減震的馬車之上,楊晨東座在舒軟的沙發上,還是很愜意的。看著玻璃製成的窗外,看著一道道秀麗的風景於眼前閃過,他的心情有些激動。

。您提供大神浪子邊城的大明第一軍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